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万州歇凤山诗仙工业园李白塑像前,隆重举行了纪念李白诞辰祭典,纪念唐朝大诗人诞生1312周年。据了解,这是“诗仙太白”从2008年起开始发掘恢复自身传统文化以来连续第五年举办李白诞辰祭典。
依照历年惯例,祭典在万州歇凤山诗仙工业园李白塑像前举行,除了依旧几明烛红,清酌素果;传承人上香敬酒,掌门人诵读祭文外,今年的活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即明确的将“诗”与“酒”作为纪念中国诗酒文化历史巅峰代言人——李白的永恒主题:祭典首先由现年96岁的“诗仙太白”传统酿造技艺第三代宗师罗绍文老人向李白塑像上香敬酒,然后由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太白诗社社长陈红兵诵读祭文——“祭诗酒之仙李白文”。随后的吟诵活动中,先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竹琴”传承人蒋其书吟唱了专门为李白诞辰祭典创作的“贺寿之词”,然后由老中青三代李白诗词爱好者分别上台吟诵了李白名篇,参加祭典的各界人士也纷纷将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敬献到李白像前。最后,在场所有人高举盛满今天出产的第一甑酒的酒杯,双手举杯向李白塑像三鞠躬后绕塑像一周,并用食指沾酒弹向空中三次,以诗和酒完成了对这位集“诗仙”与“酒仙”于一身的唐朝伟大诗人的永恒纪念。
在仪式结束后,现年96岁高龄的“诗仙太白”民国时期的掌酢师、“诗仙太白”酿造技艺传承谱第三代宗师罗绍文老人,在众弟子簇拥下,按照百年前三峡地区酒坊流行的行业传统,将祭拜李太白后烤出的第一甑酒亲自接酒、品评、封坛,据罗绍文老人回忆,当年只有掌酢师里面入行最早、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做这个事情,“就像吃年饭拜先人一样,酒(坊)老板都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老人还对记者说,当时一甑酒稀奇得很,来了贵客才端出来,不卖的。
据原万州区图书馆馆长、文史专家陈勃介绍,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于李白出生地尚有多种声音,但对李白曾经游历万州地区和长江三峡则基本是广泛认同的,各方专家能够共同认可的说法是,在唐开元年间李白20多岁时,抱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由岷江入长江,经三峡东去吴楚。据那30年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幕府事获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乾元年(758)溯江西上,取道蜀东赴夜郎,次年遇赦复出三峡。李白在三峡地区的诗作也十分突出,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可谓千古绝唱,“大醉西岩一局棋”、《将进酒》等传世名作也公认为是描写三峡风情。因此千百年来万州当地一直有“李白曾三过万州,读书饮酒于西山太白岩上”的说法,甚至有专家认为,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是其到过三峡后才正式形成的,认为万州的山,万州的水,万州的酒给与他巨大的创作灵感。而“太白岩”、“太白路”、“诗仙路”、“太白诗社”、“诗仙太白”酒等“李白”符号已深入到万州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重庆市政协常委、著名书画家卢德龙在活动现场对记者表示:万州虽然不是李白出生地,但是对李白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已经深深的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时间与空间上都难以分离,崇拜李白、纪念李白成为当地民风民俗也就成为必然。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太白诗社社长陈红兵表示:李白诞辰祭典从2008年恢复,至今已连续第五年,以李白祭典、“诗仙太白”传统酿造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恢复和保护,“诗仙太白”传统酿造技艺有望在2013年入选重庆市非遗名录,经过多年整理的三峡库区“诗仙太白”祭典仪式也有望从明年开始恢复。
在新的一年,诗仙太白将牢记传承诗酒文化历史使命,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品牌文化营销力度。积极实施企业酒文化氛围打造,拟定编制“中国酒道”标准草稿,争创全市诗词教育先进单位,争当中国诗词名企。让“中国诗酒诗仙太白”九天揽醉,五洲飘香。种种新举措,彰显了诗仙太白人传承、弘扬中国诗酒文化,打造中国第一诗酒品牌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将会进一步提升诗仙太白品牌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相信,诗人在天之灵,定会感到欣慰。
据悉,在2012年,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成绩显著。获得了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酒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单位;国家级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四星级品牌企业;重庆市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酒文化建设特殊贡献人物;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等诸多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诗仙太白盛世唐朝”成为了企业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