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联合会动态
竭诚为“三峡之子”搭建平台
来源:三峡都市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07-10-18 08:57:36

    金秋时节,在"三峡之子"们再次聚首万州、"三峡之子"联合会正式诞生之际,记者10月17日专访了情牵"三峡之子"的万州区政府李世奎区长。与李世奎区长的谈话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谈话一开始,他就关心地询问起"三峡之子"此次在万州聚会活动情况,嘱咐在精心举办各项具体活动的同时,一定要认真接待好每一位返乡的"三峡之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真切体验到万州和库区发生的喜人变化。

    李世奎对记者愉快地回忆起他去年的广东之行。受区委、区政府委托,去年11月,李世奎专程前往广东看望和慰问了部分"三峡之子",并在广东四川照明分会召开了鼓励"三峡之子"返乡创业的恳谈会。李世奎深有感触地说,"三峡之子"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他们秉承了三峡个性,自强不息、奋勇向前,为自己打拼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为家乡发展创造了宝贵财富。他表示,不仅如此,"三峡之子"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报恩的集体。他们致富不忘家乡,一大批有胆有识的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发展,积极回报社会,在万州本土兴办学校、企业、养殖场等。他们当中还有一些人员脱颖而出,回乡担当了农村基层干部的重任,有力地带动了一帮人、一个社、一个村的脱贫致富。比如,黄建国就是其中的典型。又如,"三峡之子"来万投资创办的雷士照明公司,已开始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李世奎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近年来,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万州面貌焕然一新--到2006年底,全区城市人口已达到6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是三峡库区的交通枢纽。同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不断快速发展,工业园区"一区三园"开发初见成效,万州作为建设中的重庆第二大城市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万州还是各种优惠政策的叠加区,党中央、国务院,重庆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万州的发展。

    李世奎介绍,为扎实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大抓特抓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实施筑巢引凤,已经引进了山东如意、湖北宜化、大全多晶硅、长安跨越、科华水泥、惠州雷士等知名企业和品牌落户万州,其中惠州雷士等项目还是"三峡之子"来万投资创办的。今年,按照胡锦涛同志对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和"加快"与"率先"发展的要求,万州正在加快建设渝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庆第二大城市,力争尽快成为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

    李世奎告诉记者,请凤还巢,积极动员和引导"三峡之子"回库区、到万州投资兴业,既是区委、区政府和全区各界的期望,也符合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的大趋势。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竭诚为"三峡之子" 回乡创业搭建平台。

    在观念上,要从重视把剩余劳动力输出去转移到"输出" 、"引回"并重上来。李世奎分析说,早年兴办实业的有识之士,多是归国华侨。"三峡之子"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办企业的成功典型或杰出的企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他们就是内地和万州的"华侨"。因此,一定要深化措施,加大力度,通过把劳动力输出去,把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引回来。做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

    在服务上,要切实把劳务当作经济来抓。要把回乡创业视同招商引资对待,进一步"筑巢引凤"。要通过看望、慰问、联谊及利用好"三峡之子"联合会等平台,激励有志者回乡创业,"请凤还巢"。要努力创造宽松环境,使"俊凤"归巢做栋梁,让他们成为反哺家乡、回报桑梓的中坚,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角,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和加速民间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力量,从而"固巢留凤"。

    在机制上,要把引导"三峡之子"和其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对待。努力构建和完善良好的服务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极力达成他们报效家乡的宿愿。

    采访即将结束时,李世奎真诚地期望,"三峡之子"们能够"常回家看看",并表示,万州永远都是"三峡之子"的家,家乡期盼着更多的"三峡之子"能够回来投资兴业,实现家乡与"三峡之子"的共同发展。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