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峡都市报社策划实施并编撰出版的《三峡之子》就要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三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连绵不绝的巍巍大山孕育了三峡人勤劳朴实、豪爽质朴的坚韧个性;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塑造了三峡人自强不息、敢于争先的顽强精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三峡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毅力,不仅创造了光耀千秋、名扬世界的三峡文化,也塑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三峡人文精神。这种优秀的三峡文化和人文精神正是推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
三峡工程师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百万三峡儿女舍弃家园财物,离别故土亲人。开始重新创业。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出“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创造了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三峡移民精神!
为了记录这段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见证百万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作为三峡库区的主流媒体,三峡都市报社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开展了“见证三峡”系列活动。几年来,报社组织的与“见证三峡”活动有关的采访人员达2000余人次,现已刊发、整理的资料500万字以上,图片10万余幅,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今年初,报社又组织策划实施了作为“见证三峡”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三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采访报道100名三峡人在外地创业、100名外地人在三峡创业、100名三峡人在三峡创业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三峡之子”俱乐部,开辟“三峡之子”创富论坛,为创业者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目前,“三百工程”已报道了60多位“三峡之子”的故事,收到了初步成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精神,时代精神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重庆市委第二届九次全会响亮地提出,打造“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崭新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库区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优秀的人文精神是流淌在一切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是三峡移民精神的充实、完善,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当前,三峡库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生产空虚、就业压力大、移民安稳致富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等实际问题。挑战和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要抢抓机遇、勇闯难关,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深深熔铸到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和共同理想,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来教育,引导群众,是一种极具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方式。《三峡之子》的出版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该书精心编选了50位“三峡之子”的故事,通过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创业、敢于争先的感人事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三峡人身上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崭新人文精神。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为我们所熟知,对我们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都是很大的。因此,该书不仅是一本三峡库区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崭新人文精神的教科书,也是一本通俗、生动、实用的育人教材,值得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
我相信,只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精心浇灌,“自强不息、开拓开发”的人文精神之花一定会在三峡库区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深深扎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重庆市常委、万州区委书记 马正其
2006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