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联合会动态
“三百工程” 三年走过的历程
来源:三峡都市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08-11-17 15:49:22

编前的话:  

    不知不觉中,由三峡都市报社策划并执行的“三百工程“已走过3个春秋。回眸3年走过的历程,一股无形的力量令我们无比震撼,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让我们回味无穷。

    2008适逢改革开放30年。在三峡圆满完成175米高程蓄水,三峡平湖碧波荡漾之际,在三峡红叶扮靓峡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时,本报将“三百工程”3年来的历程作一小结,以此致谢长期关注和培育“三百工程”的各方志士仁人。

    如果说希望是杯美酒的话,该是品尝的时候了。

    3年,我们共同见证;

    3年,我们一起走过;

    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南上北下,东进西出的奔波,不仅仅是文化人的一种冲动,而是为了一个无形的,但却影响纵深的浩大工程———“三百工程”。

    回首2005年的那个秋天,三峡都市报社的一批记者驱车前往陕西西安,车至陕西安康镇平县境内,一群人在路边一小店歇息时,车窗玻璃被窃贼打坏了,行李被盗,一群人正当无奈尴尬之时,一位从开县走出,在当地创业成功的杨姓大姐听到这群人标准的“川普”后,浓浓的乡音使她不由自主的向这群人伸出了援手,百忙之中的杨大姐既给大伙安排食宿,还邀来家人与大家团聚。在为这群陌生人花费了1万多元后,大姐的话却是这般感人:“谁叫咱们是老乡?!”

    这虽是一次偶遇,但却萌动了记者们埋在心底的原始灵感。于是,“三百工程”开始实施,“三峡之子”诞生了。

    2006年春天,第一位三峡之子的特别报道亮相后,顿时在三峡库区引起强烈反响,三峡之子通过自己的不断打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震撼着广大读者。于是,3年里,三峡都市报人们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下,从三峡奔赴全国各地,从异地他乡来到三峡,还有一直默默无闻奋斗在三峡故土的近200名创业精英脱颖而出。

    近200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化,从祖国的南粤大地,到冰天雪地的玉门关外,从黄土高坡越洋过海一直到太平洋彼岸的纽约,三峡都市报人用汗水,用心血勾起了有共同乡音,有共同乡情的群体。

    大凡了解“三百工程”的人都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正因为它的“浩大”,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引来了上上下下的热切的期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

    2006年8月24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特地致信三峡都市报社,称“你们策划组织的‘三峡之子’采访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创业者活生生的事迹宣传,促进‘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的培育。”

    时任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马正其,对“三百工程”高度重视,他为《三峡之子》丛书第一辑作序时赞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来教育,引导群众,是一种极具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方式。”

    现任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从“三百工程”的策划到实施,都寄予热切的关怀,他在一次会见“三峡之子”时动情地说:“其实,我也是你们之间的三峡之子!”

    万州区区长李世奎还专程前往广东等地,拜会在外地创业打拼的“三峡之子”,勉励他们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回报社会。

    在2007年“三峡之子”在万聚会期间,开县县长陈远辉、云阳县长滕英明亲赴万州,把“三峡之子”请回家乡,奉若上宾,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短短3年,弹指一挥间,但3年,记者和“三峡之子”们却共同见证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分分秒秒,细细品味着发生在“三峡之子”身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从他们身上汲取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养分。因为,这不仅仅是普通的新闻采访,这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与融合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