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从深山一步步走出来,在质朴中练就秉直,在聪慧中铸就果敢;他在三峡库区的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熟谙了这片环境这个领地;他一生对金融业充满了感情,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汇聚万商,追寻一种万商的力量。
认识张德沛,是在万州高笋塘的一家茶楼里。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他那长者般的慈善,邻家老大哥般的友好;他那骨子里透出的商人们既有的聪慧和干练;举手投足间又保持着的文化人的高雅和灵气。让陌生你不得不对他印象深刻,与他相约并成为朋友。
因为职业的敏感,欣闻他创办了不少实业,是万州商界近年来杀出的一匹黑马时,记者便盛情的邀请他加入到我们的三峡之子队伍中来。最初,他考虑到自己作为万州一家知名企业的退休干部,再就是退休后来创办的这些企业,也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结果,宣传个人完全没有必要。但在记者的再三邀请和身边朋友的不断推介下,张德沛欣然接受了采访。他的一句话就是:企业要发展,宣传是阵地,能成为三峡之子的一员,是他的荣幸更是企业的荣誉。
1、寻——万商人的根
万州,自古以来,万川毕汇,万商云集。南来北往的商贾,无论他们根植城市抑或乡村,成长的历程总是耐人寻味。
翻开万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德沛的阅历,一位草根英雄的成长历程赫然映入眼帘: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出生在万州边陲的历史文化名镇———罗田镇。他如今对童年、对家乡保存着两份清楚的记忆;那时候家里穷,又没有好的劳动力,就连每年生产队里分给每家的口粮,由于他家坐得偏僻,就很难搬回家。俗话说,居高望远。如今张德沛对家乡的这一点,只要提起,就赞不绝口:站在老屋旁的山岗上,只要天晴,放眼就是十里八川一览无余,天气晴好的时候,还可以看见万州城边大垭口的山顶。小时候的梦想中,大垭口下边的那座城市,该是追梦的地方。
心中有了梦想,张德沛自幼读书就很努力。在贫困的家庭支撑下,他在龙驹中学上完高中,便回家替年迈的母亲分担家庭7口人的生活重担了。正当张德沛满脑子扎在泥土里苦干时,机会来临了,因为他上过高中,在当地也算得上是秀才,很快,他被推荐到村里的小学当教师,这期间,他还被推荐到乡里的医院工作。张德沛真正迎来他人生转机的是1977年,当地信用社的一次招工,让他这一辈子都注定了与这一行的交道。
从大山深处的罗田镇到万州城区,他从基层的一般工作干到单位主持工作负责人。从基层到机关,从农村到城市,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生和工作经验。2005年,他从单位内退下来,当许多人都觉得他辛苦操劳了这么多年,后辈也开始工作了,是该享福的时候了,他却经不住身边几位要好的朋友的劝说,开始投身商海。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着给自己创业,他的定位就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回报社会,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有了既定方针,说干就干,他先是与人合伙成立了“蓝希络物流有限公司”,随后又审时度势,成立了“重庆市裕泰典当有限公司”,紧接着,又成立了“重庆万海投资有限公司”。在金融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他,泛游商海更是游刃有余,短短几年间,他的几家公司就形成了相当规模。
2009年,在张德沛的发起下,由7位自然人和2家法人企业投资入股的“重庆市万州区万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个汇聚万商的力量,助推万州地方经济发展和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又在张德沛心中开始描绘。
2、评——万商人的理念
尽管巍峨的夔门,雄浑的江水锁住了万州,但商人们的信息和理念却始终连着山外的世界。阅读张德沛的商业理念,也许也阅读着更多万州商人的理念。
万商万商,万千商机,尽在万商。但面对这一豪言,张德沛在国际金融市场极不稳定的时候,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着实令身边人冒了一身冷汗。但人人自危之时,正是英雄立马之时,张德沛引领着公司一班人,开始以全新的理念去迎接挑战。
公司一经问世,他立即亮出酝酿已久的“面向社会,服务三农”的宗旨,秉持“诚信为本,客户至上,方便快捷,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本着“小额、分散、安全、高效”原则,全面实施“夯基础、建平台、树形象、创品牌”的战略方针,看到市场的诸多机会,打出了一套漂亮的“三个重点”组合拳;短期贷款,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经营手段和服务对象;一系列行动措施下来,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从2009年9月23日开业至2010年7月的不足300天的日子里,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17亿元,实现利税300多万元。而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万州区长岭镇荣成陶瓷厂等53家企业获得了2100万元的燃眉资金;86家等米下锅的个体工商户当天拿到1086万元的现金,及时购回原材料或商品而活力大增;61笔1760万元的资金,使得返乡农民工顺利地办起企业当起了老板;3670万元仿佛及时雨般使48家农业企业度过了“干旱期”。几板斧下来,张德沛也深深地体会到,他所追寻的万商的力量正破壳而出,仿佛吉祥鸟之声,一开叫便使几多农户和经营户的愁眉一扫而光,“你发财,我发展”,在一种全新的借贷模式中荡漾起几多涟漪几多和谐。
在企业健康迅猛发展的同时,张德沛始终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职责。公司成立同时,他便向万州区工商联报经批准,在公司内成立了党支部,并定期举办慰问老人和贫困户等一系列活动。重庆市金融办的杨主任到该公司视察后,高度评价万商是重庆小额贷款公司的一面旗帜,他称万商引领了这个行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最先成立党支部;二是最先回报社会。
面对接踵而至不断壮大的业务,面对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的如此殊荣,张德沛称自己没有半点轻松,他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原来,他看得更远的是,如何做响“WS”(万商)的品牌,如何将自己的公司盘大盘强成村镇银行。
3、论——万商人的价值
人生在奉献中闪光。商人们对这句话的诠释更加实实在在:那就是用自己赚来的钞票更多的服务社会,更多的捐赠弱势群体。万商人的价值展示着更多万州商人的价值。
采访张德沛,给人以最明显的感觉,他最津津乐道的除了对事业的胜券在握外,就莫过于回报社会了。
去年12月,公司刚刚成立几个月,可谓百事待理,此时,张德沛首先想到的是春节即将来临,缺儿少女的老人此时最渴盼的是什么。他毅然挤出宝贵的时间找到有关部门,推荐5位三无老人,还有两家福利院和敬老院,张德沛带着现金、大肥猪,还有一大车日常生活用品,逐一登门慰问。他说,看到这些鳏寡孤独的老人们笑容惬意的穿红着绿,是他最惬意的时候。
2007年,时为重庆市裕泰典当行经理的张德沛,看到本报一篇关于一位名叫刘瑶的贫困生的报道后,他立即派人联系并调查了刘瑶家的状况后,当即决定邀请刘瑶到公司打暑假工,包吃住,每月工资1500元,并一次性资助3000元。刘瑶万分高兴的接受了这份既长知识,又能挣到学费的工作。张德沛看着刘瑶的高兴劲,自己心里也甜滋滋的。
行程千万里,不忘桑梓谊。参加工作离开家乡30多年了,岁月始终没有冲淡张德沛的家乡情怀。2010年1月22日,张德沛亲自牵线搭桥,万商小额贷款公司党支部与罗田镇梓桐村党支部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帮助梓桐村党支部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捐助会议桌椅,价值2万多元。为了家乡父老生产生活更方便,张德沛又毅然拿出5000元,资助维修家乡公路。同时,万商小额贷款公司还与罗田中心小学签订了爱心助学基金协议,每年为该校捐助2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7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突袭万州分水场镇,公司当即捐助5000元……。
其实,无论当年在单位上班,或是现在闯荡商海,熟知张德沛的人都知道,他的爱心捐赠,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次。张德沛始终坚信,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中,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爱心无限,爱如洪流,一个人投身在如此壮壮烈烈的激流中,又何乐而不为。
4、看——万商人的未来
新时代的万州,正迎来百年难遇的大好发展机会,张德沛引领着他的一班人正励精图治,豪迈的迈向未来。万州更多的商旅,也都准备好了吗?
尽管,张德沛精心打造的万商公司已成绩初现,尽管,张德沛已年过五旬,但他始终怀揣一颗永无止境的年轻心态在展望着未来。
面对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建设,张德沛时不我待,他开始运筹帷幄,实施他的“三百工程”。支持100户农户万元增收;支持100户个体工商户及下岗职工再就业;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是他的近期目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德沛在自己的人生中,事业中深有体会。他决定在他的三百工程实施中,对农户万元增收、个体工商户及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实行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不上浮,并且在项目选择、信息技术等方面,直接寻求专家与客户对接,实实在在的扶上马,送一程。
一排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张德沛在面对成功的同时,内心却显示出非同常人的冷静,正如他当初创业时的决心一样,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向着永远发展的方向前进。于是,他特别强调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培养,除了每个星期按时举行例会业务交流外,还尤其抓好员工的素质培养。在公司内部,他带头开展争先创优,回报社会等有益于员工成长和公司发展的活动。他对员工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看你一天干得好,看的是你天天都干得好。
坐在董事长的位置上,张德沛正实施的这一切的一切,他要告诉记者的就是著名的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话:银行最有意义的就是存款。尽管他现在经营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其实他的梦想是村镇银行。
但愿,张德沛的梦想在万商人的努力下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