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商界文化最丰富的浙江温州市,这里有着说不完的商界传奇故事,温州人以勤劳、智慧、善做生意而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彭伟,重庆市开县人,温州合旺鞋机厂总经理,他在温州十年,温州的商业文化和激烈的竞争氛围激励他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奋力拼搏,同时,他以重庆人的耿直豪爽演绎出了生意场上的诚信、厚德精神。
A
1973年,他出生在开县镇东镇,爷爷、奶奶都是教师,1989年他初中毕业后,县里为了照顾教师的后代让他参加了招工考试,结果他考了第一名,他被安排在开县团坝煤矿,此时,这家国有煤矿正面临煤源枯竭向轻工转产的时期,煤矿选择了生产塑料薄膜。煤矿生产的塑料薄膜是农业生产的计划物资,起初不用找销路,工人们旱涝保收,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县里的农资供销企业也逐渐走向市场,不断减少了在县内的采购量,煤矿根据市场需求投资新建了塑料编织袋生产车间。彭伟年轻好学、勤奋肯干,在厂里已是人人称赞的师傅了。他踌躇满志地报名竞聘编织袋车间主任,几番竞争下来,他败给了一名转业军人。年轻气盛的彭伟感到没有面子,他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丢下了重重的一句话:“这里没有我的发展天地,我到其他地方去。”他向煤矿领导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书,随着南下的打工潮到了福建。
1991年,他在福建一家鞋厂干车工,小伙子精明能干,很快就成了师傅,月薪拿到了1500元,家乡的一些亲戚朋友听说彭伟在福建有出息,纷纷来投靠他,有的经他介绍进厂上了班,有的找不到工作,耿直的小伙子只好用自己的工资把他们养起慢慢找工作。时间一长,彭伟的寝室成了家乡亲戚朋友的接待站和职介所。由于他是停薪留职外出打工,1992年,开县团坝煤矿通知他回去上班,超期要按旷工除名处理,他只好回到矿上编织袋厂上班。在编织袋厂他和一名女青年谈起了对象,两个年轻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仅300多元,仅够吃饭,根本不敢谈婚论嫁。1994年,彭伟大起胆子向女方的父母提出了结婚的想法,没想到女方的父母给了他当头一棒:“你们那点工资自己就养不活自己,想结婚,脑壳昏。”1994年,刚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彭毅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帮助下终于把媳妇娶进屋。但结婚的第二天,父母就按风俗要他分家另立门户。
B
分家之后,小两口在城里租不起房子,只好在城郊租了两间旧房安家。贤惠善良的媳妇认定彭伟是个好小伙子,吃苦受累也要跟定他。新婚之后,生活确实太拮据,两个人的工资仅300多元,除了吃饭,几乎没有剩余,对未来的生活,彭伟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当教师的奶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呀,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才刚刚在生活的道路上起步,自己要努力去拼搏,努力去挣才会有收获!”奶奶的话启迪了他,他再次向矿里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干什么?刚刚结婚不好离开妻子,他搞起了农副产品贩运,秋天,他收购辣椒、花椒、玉米、水果等贩运到城里的农贸市场,春天收购蔬菜进城销售,冬天就收购生猪、山羊卖给城里的屠宰场。奶奶的教诲他牢记在心,再苦再累他也勇敢地面对。到山里收柿子,他和请的挑夫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饿了就用自带的干粮充饥;冬天,到与城口县交界的一字梁贩运山羊全靠步行,他一个人拉着头羊上山走30里,平山走30里,下山还要走30里,3天一个来回,晚上就住在农家,这个城里小伙子的吃苦精神让山民们也交口称赞。1994年,他的儿子出生了,家里也有了一点积蓄,但妻子心痛地说:“搞贩运太累、太累,你喜欢的是机械,到沿海去打工吧!我在家里照顾孩子。”
1995年,他仅带了150元路费,只身到了广东,在一家港资印染厂干起了机修工,尽管他热爱机械,懂一些机械知识,但印染机械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家乡搞贩运期间,超强的劳累把他锻炼成了一条硬汉子,白天,他跟着师傅学,晚上,他就自己在机器前认真摸索,从老板到车间主任都非常喜欢这个肯学肯干、爱厂如家的年轻人,三个月后,老板就主动将他的月薪涨到了950元。在印染厂干了2年,一天,一家鞋厂的老板找到他:“小伙子,我们厂就缺你这样肯学肯干、爱厂如家的员工,到我们厂里来做机修工,月薪1500元。”就这样,他跳槽到了鞋厂,从此,他和鞋机结了缘。那时,月薪能拿到1500元,他已属于高薪阶层,但他想家,在鞋厂干了一年多,家乡的移民工作已开始,他的一个亲戚有一台挖掘机在开县搞工程,亲戚叫他回开县买一台车配合挖掘机运泥。这本来是一个好项目,由于本钱较少,他花了2.8万元买了一台旧货车在工地上运泥,这辆旧车太不争气,老是停停修修,修修停停,每月的维修费比收入还高。没办法,他以5000元卖掉了旧车。1997年,他又回到广东鞋厂上班,回到厂里,他的徒弟就已当上了机修车间主任。1999年,温州欧江鞋机厂来广东招揽人才,他被聘为广东分厂前后帮车间主任,由于他工作出色、认真负责,2001年,欧江鞋机厂把他调到温州作总厂的前后帮车间主任,2002年,他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主管全公司的生产,年薪达到3万元。
C
温州是全国的服装、皮具、皮鞋、小商品制造基地,刚刚起步时期,尽管这里的商品款式新颖,但假冒伪劣产品较多,温州产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温州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也不断成长为全世界知名的生活日用品制造基地,温州人把产品推向了全国和世界市场,温州形成了全民经商的商业氛围和浓厚的商业文化。
彭伟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后主管全公司的生产,他全面掌握了鞋机的制造,同时,他也有了接触客户的机会,干了一年多,他萌发了搞销售的想法,他向老板提出:“温州的商人在全国各地都干得非常出色,他们过去大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市场经济把他们锻炼出来的。重庆人也有着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我这人喜欢结交朋友,我希望到销售第一线去干干。”老板满足了他的要求,安排他到浙江瑞安市独立开拓瑞安市场。在瑞安市,由于人生地不熟,他天天骑着摩托车到处跑,3个月也没卖出一台机器。一天老板给他打来电话:“厂里车间马上要搬迁,你立即回来负责搬迁工作,你是搞技术的,不是搞销售的料。”结果老板是骗他回来继续管生产,他和老板争执起来:“过去我从老家出来时,还不是不懂鞋机生产,不懂就学嘛!”但他拗不过老板,还是继续管理全公司的生产。
2003年,一位朋友在杭州做红叶鞋机的总代理,给他打来电话:“你不是想做销售吗?我们一起来做。”就这样,他辞去了欧江鞋机厂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到杭州做起了鞋机销售生意。进入鞋机销售市场,他象出了笼子的鸟儿,整天到处奔忙,到处结交朋友,当年取得了1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他获得的8万多元报酬,结交朋友就花掉了6万多元。年底,他和合伙人扯起了皮,原因是他有8万多元的货款没有收回来,这时,浙江永欧鞋机厂的老板找到了他:“到我们公司来,我们给你一个合适的舞台。”他到永欧鞋机厂做起了销售公司经理。永欧鞋机厂给了他较高的工资,也给了他宽松的经营权,在这里,尽管他仍然是一个拿高薪的打工仔,但他如鱼得水,把销售公司当作自己的事业认认真真地去把工作做好。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时间,他把永欧鞋机厂的销售收入做到了温州数十家鞋机厂中的第一名。
说到如何把销售做到第一的奥秘,他概括成几个字“苦工夫加人品”。他说,当时永欧鞋机厂让我作销售公司经理时,我并没有十分的把握把销售工作做好,但我们重庆人有着耿直豪爽、诚实厚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勇气,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去做这份工作,其他厂都坐地经商,我却是深入到各家鞋厂,去认真了解鞋机的运行情况,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因为我过去是做生产管理的,每一台机器在生产线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我一看就清楚,能够及时地把问题反馈到厂里进行改进,所以永欧的鞋机始终比别人的先进,比别人的好用。通过和鞋厂的深入接触,和鞋厂老板、工作人员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也逐渐建立起了销售网。鞋机不管是卖到东北还是新疆,他都要去看一看,这些年,和全国各地的鞋厂老板混得烂熟,他对记者说:“你看,我这啤酒肚就是喝酒喝出来的,各地的鞋厂老板都知道温州的那个重庆崽儿很耿直。其实,我们重庆人在温州是把重庆人的耿直豪爽、诚实厚道溶进了温州的商业文化,使温州的商业文化更加厚重和有吸引力。”
2005年,他独立承担了永欧鞋机的总代理,2007年,他自己创办了温州合旺鞋机厂,起初是为永欧鞋机厂配套,后来独立生产鞋机生产线,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厂里的副总刘志高告诉记者:“我是刚从一家知名品牌鞋机厂的副总岗位上过来的,也是冲着彭总来的,他这人耿直、厚道、诚信,在鞋机行业很有声望,我来这里就是希望和他一起把合旺鞋机做成全国的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