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会员风采
黄俊:操盘上海滩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admin | 时间:2007-07-13 16:26:22

  从海拔1300米的大山深处迈出的瞬间,他觉得这辈子只要走出深山,改变已经世袭好多辈的贫困就行了;但当他双脚刚好踏上上海滩的那片土地,他的心灵为之震颤,与家乡天壤之别的差距,他有了想做这座城市主人的想法。

  只要心中有梦,就有实现的机会。无论是从工作的初期,还是到创业的伊始,他始终坚持着这样的概念:创业路上要勤流汗水,要真诚,要智慧,要坚持。而如今当他跻身藏龙卧虎的上海地产行业时,他的追求是要做一名上海滩的操盘手,如今他时时叩问自己的是:生命的激情能燃烧多久?


    6月的华东,刚刚经历了一场强降雨,浦东大地上的雨雾还未散尽,如同巨鸟般的空客张开硕大的翅膀,划开雨雾,缓缓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此行到上海第一位要接受采访的三峡之子黄俊,与记者是地道的老乡,云阳龙角人。“黄总太忙了,特地派我到机场来接您。”生得虎头虎脑的江苏小伙自我介绍他姓张,是黄总的一名驾驶员。 
    豪华轿车行驶在浦东机场花木簇拥的宽敞马路上,上海的美丽与大气着实令人震颤。车至陆家嘴,小张指着车窗外正在修建的一大片五六十层的高楼告诉记者,那就是黄总开发的工地。记者放眼望去,工地旁边,几家超星级的摩天大酒店已是灯火璀璨。上海浦东陆家嘴,这个全世界都瞩目的金融中心,单就土地的价格就每亩高达三四千万元。黄俊,这位来自七曜山深处,不过36岁的年轻人,在强手如林的上海究竟是如何跻身地产业和担当一名操盘手的呢?

    品着地道的川菜,看着精彩的变脸,来自大山深处的黄俊始终把创业看得如此简单:人生如同爬梯,不要去考虑每天爬多少步,只要不停留。

    物欲横流,经济腾飞的中国上海,许多事,人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坐在“巴国食府”的树阴桌旁,香喷喷的川菜摆了一大桌,精彩的川剧变脸正在表演中。有了老乡的到来,外表看起来斯文秀气的黄俊笑呵呵的称,先来顿川菜适应适应胃口。两杯酒下肚,大家打开话匣,黄俊始终是那么谦和,那么高深莫测,倒是一旁的一名公司员工率先道破天机,他告诉记者,如今黄总旗下正运作着一个价值28亿的楼盘。在记者加老乡的循循善诱下,黄俊终于开口了,他称这是他正在实施的人生的第三个5年计划,那就是如何在竞争激烈,已经融入国际化轨道发展的上海做一名操盘手。 

    “上海,真是个追梦的地方”。 

    20岁刚出头的黄俊从重庆建筑学院毕业后,只身到了上海。凭他的智慧和学识,他很快就在中国建设部第一工程局下面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时,黄俊在上海没有一个熟人。那年春节,孤身一人的他来到火车站,攥着钱却不知买票到哪里去。最后他终于花了10多元钱,买票去了苏州,到了灵岩寺。这位天生的唯物主义者,这一刻看到许多朝圣的背影,他也忍不住祭祀起来。 

    无独有偶,那年春节过后,灵岩寺李鸿章的一品苑要翻修,作为建筑行业科班出身的黄俊居然接到了这笔活,一下赚了10多万元,这是他第一次单干赚钱,也是他淘得的第一桶金。黄俊笑称,这或许显得有些迷信,但就在这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大胆梦想,要在上海立足,要做这座城市的主人,要在这里实现人生的梦想。 

    黄俊在他事业的初期定下了3个5年计划,第一个5年完成基础知识;第二个5年完成原始积累;第三个5年要学会操盘。如今他已经提前进入第三个5年计划。 

    他如今对财富的看法不仅仅是坐在办公桌前数钞票,也不会因为一个项目的成败喜怒哀乐,他认为要学会概念运作。比如他眼下运作的项目正在考察来自全中国最好的几家装修单位,他要让自己的楼盘装修有独特的文化理念。 

    如今,他还在西班牙投资了地产项目,他对国外项目的运作概念是:异国风情,中国文化。

    一个人成功过后或许很轻松,但成功的历程尽管已是往事如烟,但回想起来却始终是那么的厚重而艰难。滂沱大雨下苦战苏州,冰天雪地里鏖战内蒙,外秀内刚的黄俊其实把创业的艰辛写在心底。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在想事,每天都在干事。总之,非常充实!” 

    勤奋产生充实,责任驱使追求。 

    1998年,他凭着用心、勤奋、追求的力量从条件不错的原单位辞职出来,他认为自己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5年计划,他要实施他的第二个5年计划,他要单干,用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 

    他迈出单位的那一刻,他决定找一个搞开发的老板,5个月不要对方的一分钱工资,他决意要把自己逼上绝路,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他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改变老板。很快,他的想法变成现实,他被派到苏州。老板指着100多亩拆迁地,要他制作开发方案并全盘施工。英雄有了用武之地,黄俊毫不客气的在那块土地上挥毫涂鸦般有了完整规划,并大胆的要求老板增加容量,赢得更大商机。黄俊依稀记得,那年长三角洪涝成灾,但在滂沱大雨中,他没有停息,短短5个月时间,为老板节省开支300多万元,盈利超过2000多万元。 

    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5个月后,便自觉的开给黄俊年薪百万,并把他派到浙江温州修建市政府大楼。这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大跨度工程,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老板要求黄俊单独完成。尽管压力、困难都很大,但黄俊认为考验自己的机会来了。建筑过程中,他遇到了来自当地一些业界人士的蔑视和阻挠。面对这些困难,黄俊有时采取的竟然是妥协,他告诉记者,有时妥协不是软弱,放弃是为了重新开始。有时候,他手下的一些管理人员因为工程难度大,做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往往会十分生气,黄俊对他们的解释只有唯一的一句话:生气不如争气。他始终坚信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他都要作详细了解,决不放过蛛丝马迹。在黄俊的努力下,3年的工期提前8个月完成。老板在高兴之余给他每年加薪50万,但黄俊却不满意了。他认为这个5年里,他要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光靠一两百万的年薪,又怎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黄俊终于辞脱了老板的百般挽留。另起炉灶的第一站,他仍然选择了当初打工的第一站:苏州。毕竟,那里的人了解他,他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在那里,他运用当初接触到的一些关系,很快就揽下了几个工程,并且自己还征下了大片土地,开始涉足开发。初涉商海,黄俊凭着前几年积累下的经验,稳扎稳打。他开始从老家云阳招揽建筑行业的人才,并且高薪在上海聘请建筑业高管。 

    短短不到半年,他自己注册成立的上海上广建筑工程公司就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在公司业务发展壮大的同时,黄俊开始回到上海,静下心来纵观全局。他开始把目光触及到内蒙。2003年冬天,呼和浩特的第一场大雪刚刚如约而至,黄俊,就从暖洋洋的上海赶到了内蒙。他到这里考察,他要在这里兴业。但初次踏上大西北的土地,除了铺天盖地的积雪,一切都是那么生疏。但似乎天生就有生意经的黄俊很快就在内蒙找到了自己的战场。3个月不到,连续近10次的雪地里穿行求索,他在内蒙一下子接到了3个建筑项目,1个开发项目。采访中,已经习惯现在大盘操作的黄俊,回想起当初北国那凛冽的寒风,那漫过膝盖的积雪,内心似乎都还被冻得直发抖。

    往事如烟,黄俊称自己从小都是吃惯了苦的人,每个创业的人都有一段大致相同的苦难经历,把这段经历埋藏在心底,到头来,它就变成了财富。
   
    一边是上海的楼盘,一边是国外的项目;重庆的发展又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他很肯定的称自己要到重庆做点事。他认为人生有限,创业无限,他要用创业来燃烧自己生命的激情。

    雨后的上海,清新凉爽。坐在位于陆家嘴的宝安大酒店的豪华套房里,黄俊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第二天自己的活动安排:上午是一个市建委的市政工程会,中午接待西班牙的客人,下午考察国内的几家品牌装饰企业、接待公司中干的工作汇报会。他称晚上7点,特地腾出时间陪记者吃晚饭。感谢黄俊,百忙中给记者的莫大礼遇。 

    但他有他的想法,黄俊认为:不论财富多少,不论地位高低,在他心目中十分尊重的师长———云阳县招商局局长余绍庚的介绍下,能够成为一名“三峡之子”,很荣幸。毕竟,自己创业在外,多年没回过三峡,这一次记者的来访,再次让他对故乡多了几分牵挂。毕竟,离开三峡多年,在异地也少有接触从三峡来的朋友,自己已是“三峡之子”了,与老乡打交道的机会会更多,创业的激情会进一步升华。 

    彼此交谈中,不知不觉宾馆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11点。但只要一提及重庆、三峡,黄俊就来了兴趣。虽然他操盘在上海,国外又有项目,但他依稀了解到,重庆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他肯定的告诉记者,自己是会回到重庆、回到家乡做点事的。每每遇到家乡的话题,他总是那么来劲:老家现在的工业咋样啦,楼房卖到了什么价,高速公路贯通了哪些地方,民工工资发到了多少? 

    了解家乡的一切,黄俊称他有他的意图,细节决定成败,要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当中,必须得重新了解和掌握在记忆中已经有些许模糊的故土。果真,第二天,黄俊在与记者攀谈时,还特地邀请来一位中国水环境处理专家,从相互的摆谈中,进一步分析、了解三峡。这位在全球都颇负盛名的太湖水处理专家在不断的肯定黄俊高瞻远瞩的同时,还特别寄希望于他,一定要回到重庆投资,一定要打回老家发展。

    智者千里。的的确确,操盘上海滩的年轻人,一举一动都非同凡响。黄俊称:人生有限,创业无限,每一次创业,都是生命的激情在燃烧。如果有机会回到家乡创业,生命的火花会燃烧得更旺更美。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