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会员风采
肖福勤:破“茧”而出开宝马
来源:三峡都市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07-01-16 08:55:06

    13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从最底层的打工仔干起,他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小工到技术员、再到建筑老板的"三级跳",不仅自己在强手云集的京城站稳脚跟,还带领众多的三峡父老乡亲发家致富。

  

    油门踏板徐徐压下,转速表指针快速攀升,在宝马发动机低沉磁性的轰鸣声中,一个手上还残留厚厚老茧的男人熟练掌控着他的爱车,滑入长安街那奔腾不息的车流之中。

    十月的北京云淡风轻,交错的车龙如大河奔流。20年前,年仅13岁的肖福勤无奈地告别家乡,只身一人汇入打工的洪流;20年后,他却在精英荟萃的京城,闯出了一片令人艳羡的天空。

    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由山脚绵延到山顶,一个光着脚丫的少年每天的任务就是肩挑80多斤重的煤炭,在这条山路上往返。烈日下的煤渣山路热得发烫,稍不留神,脚就被划出一道道血口,烫起一个个血泡。

    手上厚厚的老茧,口中熟悉的乡音,耳畔悠扬的音乐……在北京一高档咖啡馆里,记者与这个朴实的三峡汉子相对而坐,感受他身上那饱经风霜磨砺后的从容。

    "我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这里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指着窗外的那条道路,肖福勤向记者讲述他的创业历程。

    窗外那条全长3公里的道路,肖福勤称作"第三使馆区道路工程"。在没接这个"活儿"以前,肖福勤与其他普通打工仔没什么两样。但当他率领40多个农民工兄弟苦干1年多完成这个工程后,他就此实现了由一个普通打工仔向自主创业者的嬗变。

    1974年9月,肖福勤出生在三峡库区开县温泉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老实本分的父母从小就向他灌输"自力更生"的意识。作为家中四兄妹的老幺,肖福勤从小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

    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由山脚绵延到山顶,学习之余,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每天的任务就是肩挑80多斤重的煤炭,在这条长达8公里、来回一趟需2个小时的山路上往返。按当时的价格,挑100斤煤炭才赚4角工钱,要挑总重量达3000斤的煤炭,肖福勤才能为自己挣回每学期12元的学费。更要命的是,由于没钱买鞋,他每次挑煤都是光着脚丫。烈日下的煤渣山路热得发烫,稍不留神,脚就被划出一道道血口,烫起一个个血泡。

    让肖福勤至今难忘的就是,在几个很险峻的路段,尽管他已经十分小心了,但仍然脚下一晃滑倒在地,煤炭散得满坡都是。每一次,他都是强忍着泪水,用手把散落的煤炭捧回筐中……"11岁帮助父母烧砖窑,12岁主动挑煤炭,13岁小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谈及那段日子,肖福勤至今仍感慨万千。

    小学毕业后,为了集中力量让已经读初中的二哥继续深造,年仅13岁的肖福勤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只身一人外出打工。

    初到河南,看到泥瓦匠师傅不用花费什么体力,每天就可以挣到6元钱的"高工资", 肖福勤就用心记下师傅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仅用了2个月,他就由一个普通小工成长为会技术的泥瓦匠,完成了自己打工生涯的第一次蜕变。

    1987年正月,春运期间的云阳码头忙碌而杂乱。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和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向停靠在江边的客船挤去。由于上船的人实在太多,少年好不容易挤上趸船时,脚上的鞋子被人踩掉一只,落入滔滔江水之中。

    没有时间去伤心,少年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清点一下口袋里的90多元盘缠还在不在,那是他挑煤为自己挣来的90多元路费。他的目的是前往千里之外的河南打工,他最大的担心就是身上的那点"银子"够不够买一张宜昌到河南的火车票。这个少年,就是年仅13岁的肖福勤。

    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肖福勤怯生生地来到宜昌火车站。当得知宜昌到河南的火车票只要40元时,他才长舒了一口气,连忙从随身携带的尼龙口袋里拿出一个又冷又硬的馒头,来支撑自己那已经摇摇晃晃的身体。因为接下来,他就要在火车上站18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河南,肖福勤几乎是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他只能从最底层的小工干起。刚开始,肖福勤感到极不适应,不习惯吃面食的他每天都只吃榨菜、喝面汤、啃冷馒头。忙碌一天后,他又只能挤在简陋的工棚中,耳听周围数十人发出的鼾声难以入眠。有的人看到肖福勤个子小,又是孤身一人出门在外,就经常欺负他。不服输的他只得奋起反击,几经波折大家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肖福勤最开始的工作就是负责挑灰与递砖给泥瓦匠师傅,给人打下手,每天挣2.5元工资。看到泥瓦匠师傅不用花费什么体力,每天就可以挣6元钱的"高工资",肖福勤就不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小工。在仔细记下师傅每一个动作要领的同时,他的灰挑得更快了,砖递得更勤了。不偷懒、不耍滑,聪明能干的肖福勤很快赢得了工友的信任,大家都愿意与他一起搭档做活。仅用了2个月,肖福勤就学会了技术,自己当起了泥瓦匠,工钱也上升到每天6元钱。

    由一个普通小工成长为会技术的泥瓦匠,肖福勤完成了自己打工生涯的第一次蜕变。

    在实干中自学成材,肖福勤不断使自己破"茧"而出,完成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在强手云集的北京,他与全国各地的建筑精英同台竞争,先后参与了众多重点工程的建设,树立了三峡汉子能打硬仗的口碑。

    1990年,肖福勤和河南建筑大军一起来到北京发展。初到北京,16岁的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抬钢筋。一根钢筋长12米,抬一天钢筋下来肩膀都被压肿,工钱却只有4元。而绑钢筋的工人只需动动钳子,就可以挣6元钱一天。肖福勤又拿出了当初在河南时的劲头,仅用了一个月就学会了绑钢筋这门技术活,并很快成为钢筋班的班长。

    "比别人多做一点,比别人多学一点,比别人多想一点。"肖福勤靠着在实干中悟出的人生哲理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不断破"茧"而出,完成一次又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掌握了绑钢筋这门技术后,肖福勤又迷恋上了看图纸这门美差。

    看图纸的技术员每天"灰都不沾",就可以拿每月1200元的工资,是所有普通打工仔羡慕的对象。工作间隙,肖福勤就常围在看图纸的技术员身边,偷师学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某些人的特有传统,时间长了,技术员就不再给肖福勤接触图纸的机会,每次总离他远远的,甚至把图纸锁起来。

    不得已,肖福勤就从自己那微薄的工钱中划出一部分出来购买相关书籍,把书中的理论结合工地上的实际,边学边干。集体宿舍每晚10点就定时关灯,为了不影响工友们休息,肖福勤就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继续学习。苦心人,天不负。一年半下来,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就掌握了看图纸这门高深的技术,自学成材,成为一名看图纸的技术员。

    1998年,24岁的肖福勤放弃了月薪1000多元的技术员岗位,回家乡招了40多个工人,自己当起了老板,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肖福勤接手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修建全长3公里的 "第三使馆区道路工程"。 经过长达11年的打工生涯,肖福勤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每一道工序他都了如指掌。经过几个月的严格施工,肖福勤赚取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14万元。

    由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建筑老板,肖福勤坦言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懂技术、会管理。但由于没把心思放在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上,他很快就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代价,在一个几经转手的工程中亏得血本无归。

    吃亏也是一笔财富,肖福勤总结教训后重整旗鼓。与其它城市的工程建设相比,北京重点工程的建设"工期特别短,质量要求高"。在强手云集的北京建筑市场,肖福勤带领一帮来自三峡与河南的汉子与全国各地的建筑精英同台竞争,先后参与了北京四环路、五环路、京津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树立了三峡汉子能打硬仗的口碑。

    在外的游子最忘不了的就是对家乡的挂牵。当肖福勤在京城潇洒地开起宝马,成为事业有成的老板后,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家乡开县遭遇 "井喷""洪水"的无情灾害之际,远在京城的游子肖福勤及时向受灾的父老乡亲伸出援助之手,两次捐款,希望用绵薄之力以助灾民尽快走出困境。哪怕在北京再忙,他每年都要抽时间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并招收数百名来自三峡的老乡到北京发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肖福勤表示时机成熟时,他将回西部、回重庆发展,在家乡投资办厂,带领更多的三峡人创业,致富奔小康。

  

    三峡都市报记者 周云亮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