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在上海百味佳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建权的办公室兼书房看到,书橱里、办公桌上、茶几上甚至地板上都摆放着各种书籍和资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勤学善思的人。他随手从书橱里拿出几本书刊和光碟对记者说:我喜欢对餐饮经营管理进行探索和思考,我希望把餐饮经营管理的理念和“百味佳”品牌一起推向全国。
“我想当老板!”一句“狂言”冲口而出,外资企业老板却当场给他打了95分。
“上海百味佳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主城区拥有十家规模较大的中餐厅。这十家中餐厅由“百味佳”进行自营连锁经营,在上海滩享有盛名。
出生在云阳县江口镇的郝建权,1991年在云安中学因故高中未毕业,借了150元钱乘船独闯上海滩。高大英俊的郝建权很快在一家生产汽配的街道小厂当起了学徒。郝建权有的是力气,动作又非常麻利,但老板非常瞧不起外地人,特别是农家出身的四川人。稍不顺心,郝建权就被骂得狗血淋头。“那时,我像困在马厩里的一匹烈马,但还是耐着性子在这里干了29天,拿到了63元工资后,毅然跳槽到一家生产汽配的部队企业。”
郝建权肯学肯干,勤于思考,部队企业领导很喜欢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郝,好好干,会有好前途的!”第一个月,郝建权就领到了200多元工资。
工资高,领导欣赏,工作顺心,郝建权倒有些不自在了。他在想,自己大老远跑到上海来,挣这点工资平平淡淡过日子没多大意思。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上海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郝建权在敏锐地捕捉机遇。1991年底,他从广告上看到一家美国投资的汽配企业在虹桥机场附近投产,需要招聘技术工人,他悄悄地报了名。没多久,录取通知就发到了他手里。信心百倍的郝建权拼命地干,经常得到外资老板的称赞。郝建权想,得到称赞仅仅是获得了一个好的印象,在外资企业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学外语,和老外进行语言沟通。同时还必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学会看图纸。
下班后,他蹬着自行车往静安区跑。因为那里有个外语培训班;休息日,就往上海交大跑,郝建权的求知欲望和一片诚心感动了上海交大的教授和老师,破例接纳了这名业余学生。一年时间,他已能够看懂英文资料并学会了使用电脑。
宏大的雄心壮志给了他苦学苦干的动力。刚进入外资企业时,郝建权的行动让打工的同事们不理解。有的同事认为郝建权野心勃勃。一天,中方主管叫住他:“郝建权,你心比天高,想当老板吗?你要明白,这可是外国人的企业,不管你如何拼命,你都当不成老板!”
郝建权毫不犹豫地说:“我知道当不成老板,但我在这里要认真地学点本事,为有朝一日当老板奠定基础!”
郝建权的精神深得外资老板的赏识。仅仅两个月时间,他就取代了那名中方主管的位置,工资一下涨到每月2000元。这对于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仔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和进一步奋斗的内动力。
1995年,另一家美国企业也在虹桥机场附近落户。这是一家既生产汽车配件,又销售汽车的综合性服务企业。郝建权想在汽车销售方面获得经验,他又跃跃欲试了。这家外资企业用人非常严格,美国老板亲自出马面试员工。当郝建权站在面试台前,美国老板翻看了他的履历后问他:“尽管你是熟练工人,你跳槽到我们企业目的是什么?”郝建权回答:“我希望在汽车销售方面获得经验,以后找机会自己当老板!”
没想到,美国老板面对口出“狂言”的郝建权一下给他打了95分,这是此次招聘中的最高分。
美国老板在招聘评语上写道:“诚实,有奋斗目标,这样的员工在我们这里不会干很长,但我们现在能拥有这样的员工是我们的荣幸,很好!”
“见好就收”,显现他初涉商海的精明,“见风转舵”,带给成功者一大先机。
在新的外资企业,郝建权拥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并深得老板信任,这在许多人眼里他是“打工族”中的佼佼者。随着中国经济的振兴,汽车消费大增,郝建权梦寐以求的是办一家汽车销售店,但数百万元的投资使他无法实现梦想。
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街上转,寻找发展的商机。1996年9月,他在虹桥机场附近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为这里的外资企业服务,没想到,第一个月就赚了5万多元钱,紧接着,他又租下上海钢笔厂的房子,办起了第二家美容美发店,两家店每月给他净赚十多万元。半年后,郝建权转让了两家美容美发店,从中获得90万元转让金。
涉足餐饮纯属偶然。1997年,浦东开发如火如荼,有了一些资金积累的郝建权跃跃欲试。此时,他的表弟来到上海,建议他在浦东开一家餐厅,趁浦东现在餐饮业尚未兴起,抢占一席之地。表弟的主意让郝建权怦然心动。但他同时也有顾虑:“搞汽车配件我轻车熟路,干餐饮我一窍不通,谁来管理?”
表弟一拍胸膛说:“有我!”
就这样,他在浦东投资数十万元开了一家“十里飘香”餐厅。“十里飘香”虽然开起来了,但并没有“飘香”。胸膛拍得山响的表弟同样没有管理经验。仅仅开了3个月,餐厅就出现亏损。
郝建权只好辞去外资企业的工作,硬着头皮当起了“十里飘香”的老板。尽管他从来没搞过餐饮,但他在外资企业积累下的管理经验使他一上阵就派上用场。他冷静分析了亏损的原因,一是菜品比较杂,二是服务质量差。于是他对菜品进行了重新定位,从重庆引进川菜厨师班子,并亲自采购原材料;服务员全部从内地招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这一招还真灵,“十里飘香”迅速在浦东红火起来。
紧接着,他又乘势而上,开了“汇宾阁”酒楼,“蜀国川”菜馆,“蜀乡情”火锅。
餐厅开大了,但在偌大的上海滩仍然没什么名气。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创立品牌。2003年,郝建权投资800万元,在徐汇区柳州路租下一幢楼房,进行全面装修,创立“百味佳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这里是“百味佳”总店,“汇宾阁”酒楼等全部改为“百味佳”分店,形成自营连锁的初步格局。
郝建权告诉记者:“我干事业从来不满足于现状,干就要干好,干就要干大,从开第二家店起,我就在思考连锁经营的路子。”“百味佳”诞生后,为了迅速扩大其知名度,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郝建权心中产生:他要在柳州路上再开两家“百味佳”餐厅。他的想法受到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你真是钱多了花不出去,在全中国也找不到在一条街上开三家同品牌餐厅的先例。”
郝建权说:“我就是要试一试,闯一闯,我就是要从中找到它的品牌效应。”
通过一系列的广告宣传,上海人知道了柳州路有3家“百味佳”;同时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个印象:“百味佳”总店生意非常“火”,才在一条街上开起3家连锁店。
“民以食为天”。我为“天”而谋,为中国餐饮业的经营管理趟开一条路子是我平生所愿。
“在沿海人的心目中,来大城市里从事餐饮经营的内地人,大都文化水平不高,但本地‘高素质’人群中又很少有在餐饮业上干得出色的;事实上,餐饮业同样需要高水准的队伍,同样需要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郝建权如是说。
郝建权从干上餐饮的那一天起,学习就成了他生活中的必修课。他自费到上海工商学院进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到上海交大自费研究生班吸取“营养”。“没有知识的不断‘充电’,就没有‘百味佳’的快速发展。”这是郝建权的真切感受。
在“百味佳”,各分店店长都是大学生,服务人员大多是中等专业学校和职校的毕业生。公司硬性规定:每天中午和晚上的营业间隙,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学习“充电”。这是“百味佳”立足“上海滩”的一大“秘诀”。
餐饮连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运用完整的管理体系来加以规范。在中国只有洋快餐有完整的管理体系,中餐连锁还没有可资借鉴的东西。因此,中餐连锁管理成了郝建权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白天,他必须到各分店现场、供货市场调查,晚上埋头书房,潜心钻研。2004年,他将自己探索出的中餐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写成《悟、勤、诚》“三部曲”:“悟”,包含餐厅选址,定位,环境,菜品,服务,价格六项经营之道;“勤”,则是连锁经营中的人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诚”,则是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员工人品、企业文化。郝建权告诉记者,中餐连锁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系中的每一项具体内容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员工工作纲要,分店经营管理总结,营业指标分析,员工工作动态等等,既是从管理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又是参考借鉴中外理论依据和大学教授指点的结果。为了编写这套连锁管理体系,在这几年中他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记者在采访“百味佳”员工时,他们告诉记者:“我们的老板是个理论家,经常找管理人员和员工们开会。开会之后,他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写成文章。这些文章便是我们参加培训和学习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郝建权还写出了一篇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酒店连锁经营的12把成本砍刀》;《酒店招牌菜如何定价》;《酒店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中餐连锁战略分析》等等。
上海同济大学一位教授这样评价郝建权:“百味佳”在上海滩颇具影响,郝建权在中国餐饮理论界颇具影响。
2005年,郝建权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命名为最具影响力企业家;2006年成为中国营销学会理事;2006年,在中国第三届诚信大会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听了他的事迹介绍后,勉励他说:希望你把“百味佳”办成中国餐饮业的响亮品牌。
“当初从事餐饮是为了谋生,而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百味佳’1000多名员工依靠‘百味佳’工作和生活,我必须使这艘大船乘风破浪,永往直前,‘百味佳’的品牌是全体员工不懈奋斗的结晶,我必须义无反顾地把它擦亮,让它闪闪发光。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把‘百味佳’的品牌战略推向全国。”
采访结束,郝建权如是说。
三峡都市报记者 谢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