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地道的三峡农家人装束,一口纯正的忠县口音,待人接物没有半点客套,举手投足无不展示出一个生意人的干净利落。16年前前往深圳打工时,当地人都称他为"补丁王",但他却称16年来能够打拼成功就仰仗自己的朴实、耿直,还有那口标准的三峡乡音。
没有读过多少书,以至于乡音难改;贫困的家境促使他20岁外出打工时,衣裤上还全是补丁,他自己笑称他是最穷的创业者。
留着平头、个子不高的伯志来,举着一双大手笑着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他是发展不到今天这种状况的,其实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块干农活的料。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成年的他眼睁睁的看着同乡们外出务工,自己却不敢同行。理由只有一个,天生务农的坯子,没有文化,没有门路,甚至还没有出门的路费。打工、创业根本连想都不敢想。
但现实逼人。伯志来20岁那年,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兄弟姐妹都指望着他来改变家庭的贫困。那年2月,刚刚搁下锄头的他不得不掸掸身上的泥土,搭上一辆顺风车,径直到了深圳龙岗。在家再穷,一天忙到晚后回家总有个栖息之地,但伯志来到深圳龙岗后,却是举目无亲,摸不着东西南北。一身补丁的他吃饭靠乞讨,困了就靠在城外的竹林边,站着打个盹。由于穿得太差,当地的许多工厂还以为他是精神病人,都不敢接纳他。流落在龙岗街头,他地道的三峡口音被一些同乡听懂后,一些热心的老乡渐渐给他在生活上予以资助,但由于伯志来没有进工厂,没人敢留他住宿。一次,当他趴在一家工厂门外的榕树下打盹时,当地的夜巡队员抓住了他,从他的衣服口袋里搜出了皱皱巴巴的5毛钱,那还是他在老家时,留着准备买盐的钱。好心的民警见他如此困难,不但没有为难他,反而还一再提醒:年轻人,要想有地方住就尽快找到事情做。
在龙岗流浪了半年,当地人都称他为"补丁王",一天,饥饿难耐的伯志来流浪到了龙岗近郊的坪山镇,当地的几位热心的忠县老乡终于收留了他,并且给他借了150元钱的保证金,让他进入一家玩具厂打工。但令满心欢喜的伯志来没有料到的是,原本以为衣食有了着落的他,在干完一个月活后,老板居然连工资都不发给他一分。随后,玩具厂连他的压金也不退还给他,他从此又开始流浪。
没有念过多少书,一口时时处处的川音,让许多打工的老乡和一些台资厂的老板逐渐意识到这个纯朴的年轻人人品不错,于是,大伙开始积极地支持他。
在大伙的帮助下,他终于淘得了第一桶金,并且开始投资办汽车电子厂,"门外汉"的他从工厂内勤成为业务第一人,诚信使他的事业如日中天。
采访中,当记者询问伯志来是如何在创业路上淘得第一桶金时,他的答复竟然是那样的坦然:那是一段极不平常的日子,帮人跑业务,做散单生意,几年拼搏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他认为这段时光不值得一提,但前提是,绝对离不开众多热心人的关怀和帮助。
在坪山当时这个在深圳还显得略为落后的小镇上,伯志来的坦率、真诚逐渐被很多人接受,有人邀他一起开汽车音响、喇叭厂。从来没有干过这个行业,作为门外汉的他认为,有人邀请他加盟,完全是看得起他,他决意要在朋友们的关心下成长起来。当时的汽车音响厂有3个股东,另两位股东自告奋勇的提出来当材料采购员和产品推销员,坐守工厂的保安任务和生产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伯志来的肩上。不懂业务的他想到只要精心管理好工厂,几年下来,在商机无限的深圳,总能赚到几万元钱。但一年下来,其他两位股东不但没拿到一笔业务,还让投资30万元创办的宏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背上了一大笔债务,工厂里的50多个工人不但发不起工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
工厂濒临倒闭,两位股东又相继退股,认准死理的伯志来只好自己站出来,没有钱发给工人,给工人们打欠条;没有生活费,找当地的店铺赊,没有业务,伯志来就自己挎个黄布包,四处登门拜访求订单。工厂里的工人们最初都人心涣散,但一见到伯老板的艰辛,大家又都安下心来,大伙决定团结起来,共同帮伯老板一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连续近3个月的奔波后,一家台资厂终于答应给他下订单,但货款必须要交货后3个月才到位。面对近百万元的订单,原材料又如何组织呢?伯志来想到的惟一办法就是赊账。又是连续几天的奔波,终于有一家做铜生意的老板答应赊货给他试一试。
天无绝人之路。在自己的艰苦创业下,一点都不懂汽车电子业务的伯志来,终于平平安安的完成了第一桩订单。渐渐地,业务接踵而至,原材料商家见这位操着三峡口音的人耿直,还主动送货上门。今年5月,当全世界铜紧俏,并且价格高扬时,那些供货商们照样大胆的赊货给伯志来,用他们的话说,伯老板生意场上一句话,货交给他放心。
采访中,伯志来告诉记者,像他这种起点要创业成功,惟一的办法就只有诚信。他就是凭着诚信,如今的"宏声电子厂"年产值已高达数千万元。
在外创业始终是异乡的游子,老家那道三岔弯其实也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只会讲三峡话的人,今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工厂办到三峡去。
伯志来成功了。他认为他的成功除了一股冲劲外,更多的是机遇。倘若没有朋友的信任,倘若自己也选择放弃,那么今天的他或许在忠县拔山的乡下种田,或者照样流浪在南国。但伯志来是条硬汉,就如同当初他没有放弃工厂一样,成功后的他对事业照样不会放弃。他认准的一个理就是,敢于开工厂的人,就永远不会贫穷,因为这种人至少在斗志上不会穷下去。如今他虽然每年都能赚到一大笔钱,但他却坦率的告诉记者,重庆才是中国机动车辆生产的重要基地,自己有了这项技术,有了这个实力,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将工厂开到三峡去。
伯志来是三峡人。如今在他心头认准的一个死理就是,把工厂办回老家三岔弯去。去年春节,他特地回了趟老家,主要是想看看,他记忆中的三岔弯如今是否具备了办工厂的条件。采访中,伯志来反复数十次的向记者提及他的故土,直到今天,他都还没弄明白,那片黄土地除了孕育着艰辛外,其实同样可以孕育出一位普通农民到企业家的神奇。谈到他那口地道的忠县口音,伯志来更是直言不讳的说,不会讲普通话的他,与台商、港商谈生意时,讲普通话,反倒会使对方听不懂,自己也很尴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保持乡土气息,用原生态去商海应酬,大伙还觉得实在得多。
伯志来膝下有两个儿女,儿子今年快10岁了,如今他正准备在拔山镇上买套住房,让儿子回到三峡念书。毕竟,儿子,故土,在他的心里同样重如千斤。
结束采访告别伯志来时,坪山道向龙岗的大道上,正驶来从盐田港过来的庞大集装箱车队。伯志来呆呆的望着他一点也不陌生的这种场景,动情的询问记者,万州的港口修好了么?要是有朝一日,三峡也有这么庞大的集装箱车队出入,那该有多好。记者忍不住笑答,你把工厂办到三峡去,那车队不就开进三峡了吗?但愿,伯志来的心愿会在三峡变成现实。
三峡都市报记者 侯长青 杨 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