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9时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角逐,第32届男子、12届女子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在浙江杭州黄龙体育馆落下帷幕。当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打出男子69公斤级抓、挺举总成绩排位的一刹那,观众席上呼喊“钟国顺”这个名字的声音此起彼伏,热烈的掌声响成一片。
此时此刻,钟国顺这位年仅19岁的万州籍举重运动员,正站立在冠军领奖台上,伴着国歌声轻轻地合唱,久久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眼眶中却分明闪烁着泪光。
世界举重冠军钟国顺
领导:学习钟国顺为国争光的精神
“听说万州区的领导们去我家看望父母,还送去了慰问金,我却不能回来,心里过意不去,请黄指导一定要替我转达对领导们的感谢!也衷心感谢区体育局、体校的领导、老师们为培养我所付出的心血!”
6月7日,记者在万州区体校党支部书记魏选能和现任副校长黄平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地处大山深处的万州区原三正镇双洪村钟国顺家采访,途中,正在永川参加集训的钟国顺给同行的黄平发来这样一条手机短信,让大家感动不已。
钟国顺获得世界冠军的消息传回万州以后,区委、区政府对钟国顺及其家人倾注了关怀之情,并对钟国顺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马正其,区长吴政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祝贺钟国顺获得世界冠军,号召全区人民学习钟国顺为国争光的精神;区委副书记梁先玉专门就如何学习钟国顺的精神,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出了要求;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正海,区政府助理巡视员张明生还来到钟国顺的家中,给冠军父母送去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之情。
父亲:只要孩子有出息我愿把他送出去
8年前,谁都没有想到年仅11岁、身高1.4米的山里娃钟国顺,会成为万州区体校举重队的一员。
据钟国顺的启蒙教练黄平介绍,那是1998年夏秋之交,毕业于四川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万州区体校举重队教练黄平,受命到原三正镇选拔举重苗子。三正中学的老师们在得知黄平的来意后高度重视,立即从初一年级各个班招来了好几个身高体重明显高出同龄人的“小胖墩”供黄平挑选。然而,在黄平这位专业教练的眼里,眼前这些候选人都不满意。首先是体型超标;其次,在对这些候选人的现场测试中,无论是立定跳远还是俯卧撑,成绩都不理想,缺乏爆发力和臂力。
正当有些失望之时,学校的下课铃拉响了,跑出教室的孩子们注意到一位陌生的“城里人”正带着几个大个子同学在做体育测试,纷纷围上来看热闹。
“这是在做啥子哟?又没有上体育课,怎么搞起测试来了。”顺着一阵清脆的声音,黄平把扫视的目光停留在正在学生堆里挤来挤去的一个小男孩身上,他双眼有神,个子不高,却长得很结实,黄平感觉眼前一亮。当把钟国顺叫到跟前后,黄平捏了捏他的肘关节、肩关节、手臂、臀部和大腿等部位,竟然全都符合举重选材的要求。再让钟国顺试了试俯卧撑和立定跳远,优异的成绩更是让黄平暗自高兴:“就是他了!”“钟国顺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又很勤快。”看到黄平对钟国顺很是喜爱,一旁的老师们也详细地介绍了他的情况。原来,钟国顺的家住在三正场镇后面的太平寨上,上学放学每天要走近十公里的崎岖山路。为帮家庭分忧,10岁不到,钟国顺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家里干活。“你愿意到体校学习举重吗?如果愿意回去问问父母。”“我爸现在就在场镇附近的铁路工地上打工,我去叫他来。”被教练看中,钟国顺兴奋不已,他一溜烟叫来父亲。“我们这些乡下人对举重也不太懂,只要能让孩子未来有出息,我们愿意把孩子送出去。”望着黄教练期待的眼神,老实本分的父亲很快作出了决定。
获得冠军后与启蒙教练及家乡代表合影
教练:钟国顺学习训练很刻苦
“国顺这孩子从进入体校的第一天起,就让老师们很是喜欢,腼腆、谦虚、朴实,遵守学校纪律。”这是万州区体校老校长,现任体校党支书魏选能对钟国顺的评价。钟国顺的启蒙教练黄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钟国顺学习训练很刻苦。”
据黄平介绍,1998年10月,刚进入万州区体校学习的一个星期,由于是钟国顺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接触专业的举重训练,每天都要上一定的运动量,他的身体有些不适,出现了肌肉酸疼等现象,尽管这个孩子咬着牙从不叫苦叫累,但细心的学校和教练,还是察觉出小孩的疲惫和焦虑。每天训练课结束后,黄平教练都要和钟国顺谈一次心,鼓励他这是刚进入系统训练的正常反应,只要咬牙挺过这一关,以后这种现象自然会消失。
一个月下来,在教练的帮助和鼓励下,钟国顺不仅身体的不适感消失了,而且了解了这一运动类别的各项知识,开始真正喜欢上了举重,看着队里的老队员能举起100多公斤的杠铃,他羡慕不已。为尽快让自己赶上队里的师哥、师姐们,天生要强的钟国顺,开始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偷偷为自己加量,这当然逃不过黄平教练的眼睛。一次训练课结束后,黄教练又把钟国顺叫到一边,耐心地开导他,任何体育训练都要讲究科学的办法。黄教练还列举了一批因急于求成,身体受伤,过早结束运动生命的运动员的例子,这让钟国顺深受启发。
训练生活是艰苦的,而钟国顺却在艰巨的训练中体验到了乐趣,队友们形容他是真正“爱上”了举重。在万州区体校学习期间,每堂训练课,对一个重量级的杠铃,教练要求队员们要做五到六组挺、抓练习,而钟国顺常常要做10组以上。课余时间,当很多队友都自由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钟国顺却静静地呆在寝室里,不是专心地温习专业课或文化课的书籍资料,就是在寝室的空地上练习规范的抓、挺举动作。他还从家里带来一根和杠铃长度差不多的木棍,一有时间便反复练习举重动作,一招一式很是认真,让到寝室看望队员的教练看在眼里喜在心头。1999年4月上旬,钟国顺扁桃体发炎,还伴有发烧等症状,他却没有告诉任何人,仍然坚持训练,直到在一堂训练课上实在坚持不了,默默地坐到一旁歇息。黄平教练知道后,一面心疼地批评他,一面赶紧送他去医务室治疗。而钟国顺仅仅在寝室内休息了半天时间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1999年7月,钟国顺第一次代表万州区参加了重庆市青少年举重比赛,由于没有参赛经历,心情紧张等原因,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然而正是这次难得的比赛机会,却展示出了钟国顺的良好潜质,比赛现场好几位“选秀”的重庆市举重集训队教练,同时看中了他,都找到带队的黄平“要人”。已经为市集训队输送过好几个优秀苗子的黄平教练欣然同意。钟国顺也没有辜负教练们的希望,训练更加刻苦。去年他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十届全运会上,获得69公斤级抓、挺举第7名。作为第一次参加大赛的他,这个成绩算不错了,但他没有自满。
钟国顺:万州学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
“在万州学到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获得冠军后,钟国顺在与黄平教练的电话通话中如是说。
在万州区体校学习训练期间,老校长魏选能、现任校长陈维宜、启蒙教练黄平等一大批领导和教师,就像是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给予他学习、训练、生活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关心。在钟国顺的眼里黄平教练就是自己的大哥,既严厉又随和,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和黄指导交流。离开万州以后,无论是在重庆市集训队、重庆市专业队还是在国家集训队,母校的领导、老师常常通过电话关心了解他的训练、学习情况,每逢大赛必定都会悉心鼓励一番。万州的领导和教师们还会常常利用出差的机会,看望身在他乡的钟国顺,让他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去年6月和今年4月,万州区体育局局长刘光万及体校的领导就先后赴福建马尾和北京,看望已经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钟国顺,鼓励他好好训练为国争光,还送去了慰问品。5月30日,杭州比赛期间,万州区体校专门派出的由领导和教练组成的啦啦队到现场加油,万州打出的"中国队钟国顺加油"的横幅在比赛现场分外抢眼。
也正是在家乡各界的激励中,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钟国顺没有丝毫的骄傲。5月30日晚比赛落下帷幕以后,他并没有像其他代表队的获奖运动员一样急于庆功,而是在比赛现场默默地接受尿检,之后只与几位万州的领导、教练们吃了顿久违的家乡火锅;而在当晚打回家的电话中,他也是非常平静地把这一消息告诉母亲,并向母亲致歉,由于要马上备战今年7月在韩国举行的比赛,不能回家。
“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希望孩子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北京2008奥运会上为国争光,为民族争光,为万州争光。这也是钟国顺的梦想。”在钟国顺的家中,其父母的话语朴实而诚恳,二老的眼光中分明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钟国顺,2008年我们期待着你。
三峡都市报记者 傅仲琨 应傅/文 山峡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