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会员风采
“孩子王”周扬森
来源:三峡都市报 | 作者:admin | 时间:2006-05-18 08:59:14

    从小饱受苦难,造就了他非常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凭借自己的双手建设好了自己的家园,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三峡工程建设,大批移民需要搬迁到他原来生活的地方进行安置,他放弃了自己辛辛苦苦建设的楼房,搬迁到了新的地方生活;

 移民搬迁后,他没有坐等政府照顾;他发现搬迁到新居的移民们因为小孩上学难,以极富爱心的方式创办起专门为移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

爱心缘于童年的磨砺

 "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关爱。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周扬森说道,因为他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对孩子们有着一种特别的爱。

 周扬森的童年和同时代的孩子们一样是苦难的。

 1962年4月15日,周扬森出生在万州区原龙宝镇杨柳村一社。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他之后,母亲还生下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周扬森开始记事起,多病的母亲经常是拖着无力的身子艰难地帮助家里收拾家务。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也有乐趣。

 其实周扬森原来的名字并不是这个,而是叫周扬赔。据周扬森自己讲,那是因为在生他那年,父亲因为在当时的"四清运动"中赔了钱,所以就给他取了个带"赔"字的名字。在他上小学报名的时候,老师说周扬赔的名字不好,给他改成了周扬森。

 "读了几年书,很多时候没有书和本子。"周扬森说,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那时的学费一学期只有一块多钱。但家里由于缺乏劳动力,经常是"倒找户",缴不起费用自然就没有书和本子。周扬森对记者说,那时好想有一支新的铅笔。他说,因为没有钱买铅笔,经常就是捡其他同学丢了的无法握住的铅笔头,要想写几个字太难了。

 周扬森在艰难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告诉记者,那时家中经常是粮食不够一家人吃,只好找其他比较富裕的邻居借,通常是上半年借别人一斤麦子,到了秋天,就要还给别人一斤大米。"虽然不平等,但要维持生计活命啊!"周扬森苦笑着说。

 好不容易读完了初中,这时候母亲病情加重,哥哥参军到了部队,弟弟妹妹要读书。周扬森只好离开心爱的学校回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

 "集体时,一个整劳动力一天就只评8分工分,价值一角多钱。"周扬森说,他到集体劳动就只能评3分工分,一天劳动下来挣的钱只有几分钱。周扬森有时候就和其他人一起到附近的农科所去干活,这样一天可以挣六角到八角钱,相当于在生产队干两个月,但只能偷偷地去。他把挣的钱拿来给母亲买药治病,希望母亲能够好起来。

 可是,在1977年的冬天,40岁刚过的母亲便离开了周扬森他们。母亲去世后,周扬森更辛苦了,他除了干农活外,每天中午、晚上收工后都要急着赶回去给全家人做饭。

他用爱心拥抱满天“繁星”

 1999年,三峡工程的快速推进,原万州城区一马路、二马路、胜利路等地的大量一二期移民被安置到龙宝新城区,周扬森居住的地方需要腾出来。

 看着自己辛苦建设的新楼房就要拆掉,周扬森和妻子实在有些舍不得,他知道他们的成功来得的确不容易。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土地承包到了户,周扬森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首先是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历史。

 日子渐渐好过起来,周扬森决定要学习一门手艺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1982年7月,当播种的玉米收获回家后,周扬森就拜与自己相隔不远的和平村木匠杨德凡为师,学习木工手艺。

 周扬森跟着师傅学得很认真,师傅也乐意把技术传授给他,同时每天还付给他一元钱的生活费用。周扬森和师傅一起,在万州附近的乡村来回转,那时候木工的工具全部是手工操作,出去要背着斧头、锯子等五六十斤重的工具,但周扬森从不叫苦叫累,很受师傅的喜欢。

 1985年春天,周扬森木工手艺学成出师,开始了他自己的创业之路。就在这一年,爱情来到周扬森身边。经人介绍,相隔不太远的双河村8社漂亮的汪维瑜姑娘与周扬森相识了。

 "我当初看上周扬森,纯粹是看上他直爽、吃得苦、有希望。"20多年过去了,汪维瑜这样述说着当时的事情。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自己的家庭条件比周扬森家好得多,家里姊妹少,自己又是幺女。但她认定周扬森有能力把家庭建设好。

 1985年农历腊月初二,周扬森与汪维瑜结婚了。不久,他们一大家人被分成了三家,周扬森夫妇只分得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土房、一个锑锅、几个碗。

 "在搬迁到移民新区以前,一共建过三次房,房子一次比一次修得大,却是一次比一次建得轻松"。周扬森夫妇对记者这样说。

 刚分家出来,周扬森夫妇为了修建一间猪圈,当时什么东西也没有,就只好找别人借钱、借粮食,请人帮忙,建起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猪圈,妻子喂养了两头毛猪,当年就还清了债务。

 从那时起,周扬森夫妇盼望有自己的房屋,婚后,周扬森背着他的木工工具利用农闲季节到外面挣些零用钱贴补家用,妻子则在家里操持家务。

 两年后,周扬森夫妇在离老家不远的地方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建房。白天,周扬森在外面干活,晚上回来后,等小孩睡觉了,他与妻子一起到河坝挑石子、河沙,经常要挑到凌晨一两点钟。"几百米的上坡,跳着百多斤的东西爬上去,有时候人累得要散架,但你还得咬着牙干啦!"周扬森夫妇说。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周扬森建起了5间石砖房,望着当时在村子里还算较好的、真正是自己的房屋时,两口子抱在一起,又跳又笑,庆祝他们来之不易的成果。

 日子越过越好,周扬森除了在市区承接一些装修类的木工工程、家具制作等工程外,他有时也到一些大工程建设工地务工。

 1994年,周扬森决定把自己住了7年的5间石砖房拆掉,建设砖混结构的楼房。"这次建房我们感觉轻松多了!"周扬森笑着说,因为有了钱,日子好过多了,基本是他在外面采购材料,妻子在家里带工人、做饭等,前后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一栋近300平方米的小洋楼就建好了。同时,在搬进新居的时候,周扬森添置了很多当时流行的家具、电器等,成了当地有名的人物。

 但他们两口子懂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让路的道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两口子决定带头搬迁。

 2000年春节前,周扬森一家人搬到了双河口学堂湾社区移民新村,他家的房屋由自己的近300平方米楼房变成了只有80平方米的套房,环境的变化,让他们真有些不习惯。

 不仅入住学堂湾社区的城市移民、占地移民越来越多;前来考察的移民也是一批又一批,他们对这里的环境、房屋都满意,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这里没有幼儿园,小孩子上学不方便。听得多了,周扬森便与妻子合计:移民的后代可是祖国的花朵,满天的"繁星"啊!办个私人幼儿园,既方便移民兄弟,也为自己找点事情做,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一想法得到了街道的支持。周扬森立马租借了房屋、场地,花3万多元添置了桌椅、设备,聘请了两个幼儿教师。小白杨幼儿园就这样诞生了。它的服务对象是学堂湾社区1000多户3000多移民以及临近社区的移民朋友,为他们的小孩提供方便。

 为保证教学质量,周扬森的妻子汪维瑜还自费到万州师专学习了幼儿教育知识。周扬森则亲自担任园长,全权负责起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把好质量关口。

心灵深处那棵“小白杨”

 "小白杨幼儿园"从最初的28名小朋友开始,发展到现在拥有学前班、大班、中班、小班四个班级120多名小朋友在这里接受学前教育。到去年为止,小白杨幼儿园已经送走了456名儿童进入小学学习。而且还解决了当地7名移民子女的就业,成了幼儿园的教师。

 "学堂湾社区是个新兴社区,全是移民,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周扬森说,他降低了收费标准,每人每学期的学费比同类幼儿园少了80元;如是双胞胎,按1人收取学费。他还为困难家庭的孩子买了保险。

 为了方便务工家庭的孩子,小白杨幼儿园比其他幼儿园要早1个小时开门,下午晚两个小时关门。

 社区主任冯天志告诉记者,如果有家长没来接孩子,他俩还会热心地将孩子送回家。

 为了进一步方便孩子和家长,2003年春,周扬森花5万多元买了一辆长安面包车用于接送孩子。他说:"我自任司机,一天要跑10多趟。"周围的移民告诉记者,周扬森经常是早上六点钟就起床,开着长安车去接孩子上学,"无论多远的孩子都必须保证他们在8点半以前赶到幼儿园,好让他们的家长安心办事情。"下午4点钟幼儿园放学后,周扬森又开车送孩子们回去,他要到6点左右才能回到家里。

 离校比较远的一些孩子中午在幼儿园吃午饭,周扬森夫妇坚持要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吃得舒心。他们坚持在定点的放心肉摊购买精瘦肉,买最好的蔬菜。他们说:"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是宝贝,绝对不能把不好的肉、菜拿给孩子们吃"。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周扬森深深地爱着这一行。

 园里搞各种活动大多少不了他。玩耍时,孩子们拉他的衣服、头发,他从不生气。"可别小看了孩子的蹦蹦跳跳,这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大有好处。"周扬森告诉记者,"重要的是孩子们要玩得高兴,要从玩耍中学到知识。"

 "我大儿子原来就在这家幼儿园学习,现在已读小学了。这里的老师特别亲切并有爱心。把孩子交给他们很放心。"社区居民刘乾英向记者介绍道。

 "小白杨幼儿园"的老师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孩子们的爱心。"管好幼儿的一切,做到对每个幼儿关心、爱心、细心、诚心!"汪维瑜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毕业于万州幼儿师范学校的吴光吉,是"小白杨幼儿园"的小班老师,她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我正是培养他们的园丁。"

 周扬森,愿你和你的"小白杨幼儿园"永远追赶着春天的太阳……

  

 三峡都市报记者  傅仲琨  侯义祥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