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首页 >会员风采
商之鹰——小记陈晓龙的创业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admin | 时间:2012-04-20 10:10:06

  据说,当一只鹰翱翔于长风浩荡的高空时,它那一双黑溜溜亮晶晶的眼睛,还在不停地俯瞰大地万物。它搏击长空,也没有放弃目光如电的搜寻,在它视野囊括范围内,甚至可以"抓拍"到地上的一只昆虫。

  从三峡起飞到南国,也有一只这样的"鹰",他遨游商海,"搏"击长空,每一次漂亮的转身,都成为他人生大道中最美的延伸。在波谲云诡的商业大潮中,他,生就一双敏锐的"鹰眼",一次一次精确瞄准瞬间即逝的商机,在南国深圳,他开始了振翅高飞。陈晓龙,这位年仅34岁的少帅企业家,几经转折创办了深圳瑞达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瑞达丰塑胶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瑞奇(香港)实业等四家大型企业。

  三月的重庆城,草木苍翠,春意盎然,从深圳飞回故乡的这只"鹰",向我们讲述了他搏击商海的创业人生,我们被他的故事激动得彻夜难眠。


  “扁担”父亲——激发了他的人生梦幻


    陈晓龙出生的那个地方,是梁平县曲水乡,一个大山绵延的贫瘠之地。陈晓龙读小学时,成绩优异的姐姐小学毕业就辍学了。父亲在外做点小生意,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为了让弟弟有出息,姐姐无奈之下做出了自己的牺牲。

  在陈晓龙读初中时,父亲做的小生意每况愈下。有天清晨,陈晓龙看见身材矮小的父亲扛着一根扁担,天不亮就默默出了门。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去万州城当了卖体力的"扁担"。父亲就是扛着那根扁担,用贫贱但刚直的一身硬骨头,苦着自己,熬出心血,供晓龙读上了大学。

  1997年9月,陈晓龙考入了重庆大学,就读市场营销系。每次回家,看见父亲的身材变得佝偻了,看见老实巴交的父亲变得越来越沉默了,晓龙就一阵一阵揪心地疼。那年,故乡的群山被唤醒,从家乡穿越而过的"达万铁路"开始修建,离家不远的福禄镇上人流熙熙,其中不乏铁路修建进场的施工队伍。

  陈晓龙刚上大学时,就暗暗下了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上大学,以减轻父亲的重压。在大学期间,朴素亲和的陈晓龙当上了校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至今,他还刻骨铭心记得好些个周末,他都要乘着那辆重庆城的"418"次班车,穿过灰蒙蒙的城市,去朝天门服装市场进货来出售,从中赚点小钱,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一点积蓄。

  大一暑假回家,陈晓龙一个人在离家不远的万州区分水镇上走着。他一埋头,突然看见地上有丢弃的烟纸盒,他拣起来一看,发现是价值几十元一盒的"中华"名牌烟。这时,他灵光闪现 "这镇上,也有了有钱之人啊!"镇上有了有钱之人,这就意味着这里冒出了新的商机,一个大胆的想法孕育在那一刻。陈晓龙跑了镇上几家卖水果的摊点,发现卖的都是仅供当地居民消费的普通水果,他瞄准那些来小镇停留的新的消费人群。陈晓龙去万州城水果批发市场进来一批叫"黄河蜜"的甜瓜,由于这种瓜与新疆哈密瓜十分相似,于是就当作哈密瓜出售每斤进价8毛,却卖到了每斤4元5角以上。他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外加一台老式收音机,那段时间,录音机里传来 "哈密瓜哦,又香又甜喽!的叫卖声"陈晓龙这出奇制胜的一招,满足了那些铁路施工中监理、施工员等群体的"高端"消费,一个暑假赚得了8000余元。

  寒假时,陈晓龙陪同父亲一起住进万州城2元钱一晚的"扁担"宿舍,白天,父亲扛着扁担去卖体力,他就去水果市场进货沿街叫卖。大二那年寒假,是春节来临前的一个晚上,陈小龙对在"扁担" 宿舍醒来的父亲说了一句话:"爸啊,今后我要挣钱,让你好好享福!"父亲顿时百感交集。

  这个在小镇上沿街叫卖水果的大学生,不仅收获了金钱,也相遇了纯真的爱情,一位来自云阳的姑娘,成为与他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妻子。


  选择离开——是为了延伸梦想的路

  2001年夏,陈晓龙大学毕业时放弃进梁平一家机关单位就业的机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非新闻专业的他脱颖而出,被录取到重庆电视台,先后进入社会新闻部《心相约》、《雾都夜话》等栏目。

  在这里,勤勉的陈晓龙很快得到栏目组领导的赏识。当时,在创办的《雾都夜话》栏目里,陈晓龙策划了不少精彩的文案,同事与观众好评如潮。那时,直辖后的重庆城像一个热气腾腾的巨大工地,令人向往,在这种气息里,陈晓龙却隐隐嗅到了一丝不安,那是来自他体内血液的奔腾。

  在电视台,陈晓龙常常收到台湾一家著名企业邮寄来的《宏桥》商业杂志,那里面一个一个创业的传奇故事暗暗点燃潜伏在他体内的火种。

  一件偶然的事情,给了陈晓龙一种强烈刺激。2002年春节前的一天,陈晓龙一位在深圳一外资企业就业的表叔出差重庆,顺便来看他。晚饭后,陈晓龙陪表叔去一家商场买衣服,见到一套价值5000元的西装,表叔几乎不假思索就买了下来。见表叔那么潇洒地掏钱的派头,陈晓龙惊讶不已,这可是自己整整一月的工资啊,这之前,表叔也就是家乡的一位普通农民,而今在深圳一家台资企业做到了中层管理人员,这人的差别,咋就这样大呢?

  这之后,一个起伏于心的决定出来了,走出令多少人向往重庆电视台,伸开双臂去拥抱开创自己的蓝天,延伸梦想的长路。

  哪里有风,就带我去飞吧,其实隐形的翅膀一直都在。2003年1月,陈晓龙婉拒了电视台领导的挽留,办了两年的停薪留职手续,作别在重庆城嗷嗷待哺的女儿和一直相守的妻子,一个人去了深圳闯荡。

  在深圳之初,陈晓龙像一片飘落的黄叶,在那个散发勃勃生机的城市飘游。在求职市场,陈晓龙起初还觉得怯怯的,面对那些表格,一些外文标识甚至还很陌生。一个多月下来,求职无果,陈晓龙应聘上了深圳一家学校,去那里做了一个多月的中文教师。

  陈晓龙常常一个人在深圳街头游走,寻找着自己事业的落脚点,他常常想起那一年在故乡小镇地上兴奋地发现高价烟盒的事,这给他冥冥中以闪耀。是啊,机遇垂青于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月后,陈晓龙进入了深圳一家电信企业的事业部,从事市场开发的调研工作。他开始去做一只发现市场的"鹰"。一年后,在市场上开疆拓土的陈晓龙,做到了公司在华南片区的副经理。

  一位精明干练豪爽的女性,成为陈晓龙生命中再次燃烧的一个"火种"。她是来自吉林的吴丛笑,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电化学的博士后。她当时是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技术总经理。英雄不问出处,只有相见时的彼此爱惜与珍重。通过吴丛笑引荐,陈晓龙进入了比亚迪公司第二事业部。在那里,陈晓龙在销售市场上一路飞奔,取得了众目睽睽的不凡业绩。

  2005年,当陈晓龙准备在公司进一步大展宏图时,吴丛笑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电信企业,她把目光投向了陈晓龙:"晓龙,我的公司刚起步,你来帮帮我吧!"

  出于深深感恩的心,陈晓龙答应了吴丛笑的邀请,并作出一个时间期限的承诺:"我帮你两个月!"他随即辞职出来,帮吴丛笑开拓市场。两个月后,通过陈晓龙和一帮人"攻城掠地"般的市场进军,公司的市场天地显现广阔。这时,他辞别了吴丛笑的企业。那一年,陈晓龙回重庆电视台正式办理了辞职手续,一家人陪着他赴深圳创业扎根。

  人与市场——好比商场连着战场

  陈晓龙再次成了一只饥饿的"鹰"。而当鹰处于饥饿状态时,它的眼睛更有光亮。在深圳发强北繁荣的商业区,陈晓龙看到一些怀里夹着小皮包行色匆匆的人们,"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很快,陈晓龙就嗅到了其中奥秘。这些夹着小皮包其貌不扬的人,是中国手机繁盛时代掘金的商人。也是中国"山寨版"手机市场的第一批淘金者。陈晓龙果断出资,在发强北以20多万元的年租金租下了一间7平方米的门市销售手机,收入颇丰。同时,他去了一家企业打工。

  2005年7月,陈晓龙内心再次躁动,他做出一个举动,放弃了那家企业丰厚的待遇,去深圳一家制造手机外壳配套产品的企业打工,在这家企业的收入,按业绩提成,底薪只有每月2300元,比起在这之前的企业每月16万的薪酬有着天壤之别。但他却处处留心,从产品工艺流程到内部运行机制,从营销等到市场网络,从不放弃,他很快成了企业营销部经理。陈晓龙这一次进入这家企业,是他独立去深圳扯起商业大旗前的静心"潜伏"。他觉得,自己羽翼尚未丰满,必须再一次在市场风雨里接受历练。

  通过陈晓龙奋力打拼,他为那家企业建立了庞大而稳定的市场网络,当年为企业创下了3000多万元的纯利润。这时,他再次辞职,和他已是朋友关系的企业老板,尽管给他开出了企业20%的资产股份盛情挽留,但陈晓龙留给那家企业的,是一个男人大义而坚定的背影。

  陈晓龙拒绝了多家企业的高薪相邀,多年来的力量积蓄,得朝自己的梦想坚定迈进了。2007年6月,陈晓龙"釜底抽薪",加上多年来积累的广大人脉关系,投资在深圳龙华新区创办了瑞达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手机模具开发、塑胶成型、锌合金压铸、喷涂丝印、组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龙华新区鹤立鸡群的高大漂亮厂房,焕发了它在同类市场的强大生机。这个企业,是他心血的结晶,是自己的"亲生儿"。企业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手机外壳制造企业。

  "瑞达丰"张开羽翼,它的合作群体是国内著名的联想、金立、长虹等市场前沿高端企业。非洲10多个国家,也是"瑞达丰"的贸易伙伴。而印度最大的手机品牌G.FIVE,和"瑞达丰"的手机模具合作份额,在这家印度企业的合作伙伴中排名到了第一。

  朋友之交在于诚。陈晓龙和这些国内外合作的客商,绝大多数都成了朋友。交往朋友,他非常注重细节之美。陈晓龙说,做企业,得先把做人的基本道理想通后再做产品,企业产品,最终也是人品的终极体现。陈晓龙说,哪怕是我一无所有了,我还相信,我依然拥有这些朋友。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有了开阔的胸襟,才有好风相伴,在市场中顺风而动、逆风起舞。

  这种现代企业家的胸襟,为"瑞达丰"连年创下了1.3亿、1.8亿、2.3亿的骄人销售业绩。而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中,"瑞达丰"却"倒行逆施"果断制定战略决策,在广东沿海上万家企业纷纷倒闭的情况下"瑞达丰"却一枝独秀,产品定单一路飘红。他们不仅自己取得非凡业绩,还帮助4家同行企业无偿输出定单,让这几家企业起死回生。这其间秘诀是什么?陈晓龙说:只要人在,市场就在,这是一个硬道理。

  看不见的风云其实也密布于天空。2011年,"瑞达丰"再次经受了一场国内市场风云变幻中的严峻考验。最终,"瑞达丰"抛开了焦灼恐惧情绪,成功完成了产业升级,稳住了脚跟。企业的底气在于,它渗入到广大市场中的发达根须。这给陈晓龙一个启示,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要不断增强一种迎击市场风险的抗压能力。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陈晓龙认为,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必须畅通把握市场经脉。企业也好比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都不容忽视。做一个企业家,得真正像一只鹰一样,起飞时也要凝神静气俯瞰千里大地,不放过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猎物。这就是这位商之鹰与众不同的视野!

三峡之子联合会 www.sxzz888.com@2008-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1573号
Email:cqwzsxzz@sina.com
Tel:023-58126080       Fax:023-58126080
秘书处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28号三峡都市报社综合楼四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