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少年丧父,还未成年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四处奔波,搞过贩运、养殖、当过小工。经历无数磨难,不仅养成了勤俭节约、任劳任怨的良好习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名砖瓦工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万州人大代表,光彩事业副会长,"十大创业明星"。
磨 砺
1977年,牟建兴刚满12岁,在人民公社当领导的父亲突然病逝,犹如晴天霹雳,一家五口一下失去了依靠。身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而致残的母亲忙了农活还要喂猪煮饭,眼看母亲的病越来越重,大哥已分家,排行老三的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决定辍学。还没有读完初三,任凭母亲几多劝说,他都不再去学校了。
每天在坡上地里勤刨苦做,都难以解决温饱,为了供二姐和妹妹读书,必须挣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借钱买来一些小鸡,起早摸黑地干,眼看就可以卖了,一场鸡瘟,一夜之间,几十只鸡全都死了。别提有多难受,可日子还得过,没过多久,他又去弄些猪来喂。不知是不是老天有意捉弄他,几个月的辛苦,猪瘟侵袭让他再次失败。
实在没有办法,他跑到建筑工地挑泥沙,虽然自己个子很瘦小,肩都压起了血痕,汗水一染,钻心地疼,尽管如此,他都没有旷一天工。辛苦一个月,拿到 27元工钱,怀揣这笔血汗钱,他异常兴奋。
后来,他看到邻居贩运柑橘到宜昌,挣的钱比他下苦力还多,他也尝试着把柑橘生姜弄到宜昌去卖,为了节约路费,他坐五等散席,睡候车候船室,每天只吃两顿饭。卖完后,他又在宜昌收购一些柿子核桃运回万州卖。慢慢地,贩运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地方也跑得越来越远了,尝尽了苦头,也上了不少当,但见多识广,还真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跑了几年,虽然也挣了一些钱,都贴补了家用,没有本钱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大。要想真正让家庭摆脱贫困,还得学门手艺,要有一技之长。辗转反思,决定到建筑工地当学徒。20岁那年,他再次来到一建筑工地拜师学艺。决定从一个砖工干起,为了尽早出师,工地上每天他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砖瓦工到技术员到采购到施工员,一干就是7年。他已锤炼成了一名出色的建筑技工。
担 当
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万州建筑业迎来了春天。
虽然牟建兴还只是一个施工员,可无论在哪个工地,只要是他当施工员,不仅工程进度快,质量也好。最让老板欣慰的是他的忠诚。
打工之余,他也尝试着做生意。1992年,他在信用社贷款3000元,在太白路1号租了一个建材门市。让他至今后怕的是,就在他刚把钱借回来的当晚,小偷光顾了他不到30平方米的租用房,好在多年跑江湖的经验让他把钱丢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才免遭一劫。
就是这笔贷款,一年辛苦下来,换来了1万多元收入。夫妻俩从没有过节假日,收入当然也在递增。
最让妻子不能接受的是,牟建兴居然把自己建材门市的周转资金拿去帮忙垫付工人的工资,且不止一次。这对于常年跟随他的工人,当然是雪中送炭,而对于雇佣他的老板为其解了难,更是感激不尽。
其实,他的初衷也只是便于管理,同情使然。
好心总会得到好报。1998年,雇佣他的卢州七建司决定将长江酒店的建筑交给他来独立修建。这是牟建兴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之路。
他无比感激,也非常珍惜。他释放出了所有能量,赢得了优质工程的美誉,挣得了他在建筑行业的第一桶金。
接踵而至承建了一个又一个工程。2004年,他又承接了廊桥花园的建设,正在这个花园小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业主时,灾难悄然而至。开发商管理不善,无资金开发,携款跑了。整个工地瞬间炸开了锅,业主蜂拥而至,把建设工地围得个里三层外三层,业主们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建筑队伍身上。不知真相的业主甚至要砸牟建兴的家。
真是何天的冤枉。作为承建方,他们也只拿了百分之三十的建筑款。而开发商已收了百分之七十的销售款。
对于这起严重骚乱,万州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领导亲自到工地做疏导说服工作,并派法院协助,建委等职能部门更是全天候跟踪。
又有谁不气愤,又有谁不揪心。
政府一方面派人追查开发商,另一方面说服牟建兴,要他从稳定出发,继续建设,还要他将房子如期交给每一个业主。
业主倒霉,他牟建兴也是冤大头。要建设完,还要垫几百万元。他睡不着又吃不香。
看到这么多无辜的业主,都像疯了一样,他心软了。回想这么几年,自己靠国家政策靠机遇提前致富,真要说,比他们要容易些,既然已经伸进了脚,要在这个行列立足,开弓没有回头箭,作出牺牲,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他答应了政府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决定,遭到家人和全公司的极力反对。虽然他们的反对都是合理的,但是,他仍然果断决策,立即筹措资金开工建设。
庆幸的业主,如期住进了廊桥花园,事后,他们为建委送去了锦旗和感谢信。可就是这次担当,让牟建兴损失了400多万元。
作为民营企业家,牟建兴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政府分忧解难。在昊盛房地产公司修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资金链断裂崩盘时,造成数百拆迁户群起上访,连续发生围攻区政府、区信访办、区建委的群体事件。他忍辱负重,三次携带现金解围,为了曾经帮助过他的昊盛房地产公司得以解套,在政府的协调之下,买卖他们的土地,前后折腾下来,又损失了几百万元。为了支持政府对高笋塘的改造,他在黄金地段的太白酒家,以低于市价好多的价格与政府签订了搬迁合同,并第一个带头搬迁。
为此,亲戚朋友都认为他决策失误,甚至有些愚笨。的确,如果这1000多万元的现金不损失,他的事业可能会发展得更加迅速。虽然令人遗憾,但他的心态是平静的,他甚至感到一种失去后的满足。他的付出,换来了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安宁,别人的幸福。
睿 智
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
1999年,他大胆收购了龙武建司,并很快将已倒闭的三级建筑企业升格为二级。也在万州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发展时,顺势成立了建有物业开发公司。
他所在公司承建的万州电力公司宿舍,首创了万州建筑业的最快速度,平均6天修建一层,三个多月就通过了主体验收,时任万州区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蒋永青对此高度评价:万州建筑,深圳速度。
短暂的时间,他所在的建筑队,承接了大三峡宾馆、长江大酒店、龙宝农行大厦、区科委综合楼、区煤管局综合楼、重庆市建东大厦等高层建筑。而他所开发的第一个楼盘--红光综合楼,在同行都还在用预制板和搓沙楼梯间时,他已采用了全现浇楼板和花岗石楼梯。
几年的功夫,他抢抓了一个又一个机遇,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在离城不远的金龙,开发了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别墅群;在城市中心,打造了全封闭的爵士花园电梯房。还配套成立了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
十年来,他建造了无数幢楼房,却没有一例建筑质量违约投诉,这在万州建筑史上是空前的;
十年来,跟他打工的几千人,还没有一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发生,这在万州建筑行业也是罕见的。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在辉煌与陨落的交错中,他看到了几多成功,更感知了失败的教训。惟有诚信、责任和管理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把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他所开发的产品总是备受青睐。
十年磨一剑。他用诚信和管理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在事业有成的今天,他仍没有忘记勤奋、吃苦的精神,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奢华、不骄傲。对企业管理纪律严明,有条不紊。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
如今,他所在龙武建设集团,正如一条腾飞的巨龙。在稳固原有事业的同时,调整发展思路拓展业务范围。正借助新农村建设以及森林重庆森林万州建设机遇,成立了龙昌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计划投资3.5亿元,已投资几百万元在九池梅鹿村,打造一个农业生态观光园。
与此同时,正在建造一座环保节能砖厂,以填补万州环保节能砖的空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目标已经锁定,坚守就会成功。
大 爱
先做人、后做事。牟建兴以此为座右铭,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万州主城牌楼街道辖区王牌路至普洱菜市场和袁家墩社区2号支线道路狭窄,雨天淤泥四溅,居民和车辆出入不便,但由于该地段开发商一走了之,此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意见很大。看在眼里的牟建兴应街道要求没说"二话",先后投入50多万元整治环境,硬化道路500多米。
他的家乡太安镇和堰村,因长期不通公路,广大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农用物资的运送全靠肩挑背驮,严重地阻碍了广大村民的脱贫致富,牟建兴于2000年投资5万元为村里修了一条简易公路。去年,他再捐资130万元对道路进行扩宽和硬化,彻底解除村民们的"心病"。
母亲饱受风湿折磨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这让他对残疾人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关爱,从2005年开始,他寻找了10 位残疾人,每月定时给他们寄去300元生活费,以表达他的那份拳拳之心。
2007年8月,牟建兴参加了"爱心圆梦"助学活动,一次性资助1个中国科技大学新生四年2万元学费,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关爱。2008年,又资助了一名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袁家墩社区一女大学生因生病家庭贫困中途失学后,对前途感到绝望而跳楼自杀,牟建兴正巧路过,立即将随身的600元现金全部捐赠,随后还派人救助。
他公司的一名职工的爱人在重庆某公司上班负伤之后无人负责,牟建兴闻讯后立即捐款2万多元,并派办公室主任和法律顾问处理该事件。
多年来,牟建兴先后为红光小学、清泉小学、王牌路小学捐资10万元,为抗洪抗旱、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200万元。
金钱有价,情意无价。
大爱无疆。